伸出友誼之手 與流離失所者同行
(本報訊)香港有不少無家者棲身於又濕又冷的橫街窄巷,聖艾智德團體顧問譚錦榮神父與成員每週走訪其中, 尋覓無家者的蹤影,某次進入一條漆黑的樓梯,改變了一位無家者的生命。
譚神父在漆黑的的角落留意到一位無家者,主動跟對方攀談,對方卻不瞅不睬。譚神父及成員每週探望他,這名外籍無家者終於打開心扉訴說自己的故事,「我們不只派飯,更重要的是付出愛、關懷、尊重,與無家者建立長遠的友誼。」
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本年的四旬期牧函以「同行的夥伴」為題,鼓勵教友陪伴五類人,展現天主的慈愛,當中包括流離失所者。(詳見文末QR Code )譚錦榮神父鼓勵教友關心流徙的兄弟姊妹,包括無家者及失去家庭的人,以及滯港難民。
譚神父及聖艾智德團體的成員每次探訪時總會送上飯盒及應急藥油,「最深刻的是,一位長者於探訪期間受感動,伸手指向天上,讚美天上的主。」
聖艾智德團體設有家舍「慈悲之家」,能同時供八位無家者暫住,家舍早前把其中一間睡房改為飯廳,譚神父表示,「雖然減少了宿位,但更像個家,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家舍成員感受到久違的溫暖,深深被主內的友誼打動。
明愛西南九龍社會工作服務地區組長賴仁彪博士指出,明愛照顧各類流離失所者,他深深體會到教友、社工、修會及善心人士多方面的合作,能照亮他們的生命。
與持份者通力合作
位於紅磡的明愛「勵苑」為面臨急切住宿需要之男士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幫助他們渡過危機並融入社會,46個宿位經常滿額,賴仁彪指出,「不少個案涉及家庭等問題,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但堂區的心靈支援,為受助者帶來微妙的改變。
不少無家者在家庭關係或社會上飽受傷害,紅磡聖母堂的雷雨聲執事前來勵苑,探望有需要的舍員,在個人靈性上提供輔導;堂區亦每個月為舍友舉行一次「基基團」;每逢過節,堂區教友亦在勵苑舉辦慶祝活動,賴仁彪稱,「好幾位會員參加了慕道班,早前更有一位領洗入教。」
希望的種籽發芽生長
聖雲先會香港中央分會於2021年開展「送暖關懷行動」,組織堂區協會前往街頭探望無家者及清潔工人,送上應急及防疫物資。現在中央分會每季舉行聯合探訪活動;堂區協會亦主動舉辦小型探訪活動,由中央分會支援,而多間堂區協會合作探訪,發揮協同效應。
會長孫漢華表示,近年的經濟環境令很多中年人失業,部分中年露宿者文化水平不低,「物質支援並非最重要,探訪的『小手信』是打開無家者的心的門匙。」他指出,「愛德服務不應停留於救濟層次,教友需要不斷學習,同時與受助者建立平等關係,令他們感受基督的愛後,燃亮希望,以正面的態度重過新生活。」
聖雲先會堂區協會亦有逢週五探訪無家者,踏入四旬期,有堂區特別將拜苦路時間提早,方便教友參與探訪活動,孫漢華欣賞堂區的美意,「探訪是另一種『拜苦路』的形式,與無家者同行。」孫漢華從教友及無家者身上感受到希望的種籽正在發芽滋長。(鄧)
周守仁樞機四旬期牧函全文及視聽版 見公教報網站: |
- 01 聖艾智德團體於去年聖誕節宴請無家者及基層人士
- 02 聖雲先會會員探望無家者
- 03 聖雲先會舉辦送暖關懷行動, 第一排左一為孫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