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思潮】天主教的觀點

期數
4178期
刊登日期
2024.03.15
主曆
2024年03月17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變性思潮有關性別理論的問題,天主教認為是有關人類和人類文明發展的問題。首先,教會肯定婦女擁有與男人同樣的尊嚴,男女之間的平等必須得到尊重,天主教拒絕性別不平等—儘管早期教會曾經受猶太傳統和文化的影響,認為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地位。

《天主教教理》(CCC)表明:將性別身份視為最終且穩定的事實,是每個人都應該接受的。這觀點並不是教會所強加的,而是理所當然的,且能夠更好地建立家庭制度;《教理》指出:「每一個人,不論男女,應該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性別。生理、心理和靈性的差異與互補性,都是導向婚姻的福祉和家庭生活的發展。夫婦的和諧與社會的和諧,部分有賴於怎樣活出兩性之間互補、互賴與互相支持。」(CCC2333

天主教反對性別理論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認為:「性別和性只是社會及其所有文化的產物」。相反,教會相信性別和性來自至高的創造者─天主;天父在創造男女的時候,給予彼此平等的「位格尊嚴」。他們每個人,男人和女人,都應承認並接納自己的性別。

天主教強調:天主創造了具有靈魂及肉體的人;身體有男女之分別,每個人的「身份」( identity)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所擁有的「身體」(男或女)。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被創造的。肉體是人性的身體,藉著一個屬神的靈魂使它活起來,而且是整個的人活在基督的身體內,成為聖神的宮殿。有跨性別運動人士堅稱,跨性別者生於自然,是因為天主給了他們錯誤的身體。然而,這種論述毫無事實根據, 而且從神學角度而言,是完全錯誤。

教廷信理部曾經明確批評,性別理論從性別意識形態的角度出發,「性」(sex)的生理差異被最小化了,而被稱為性別(gender)的純文化因素則被過分強調。實際上,性別理論激發了一種違反人類文明發展的意識形態,例如質疑由父母雙親組成的自然家庭結構。這些差異的模糊性在許多層面上產生重大而且錯誤的影響,以致有些國家的學校(例如法國)竟把「父親」和「母親」的稱謂,改為所謂中性的「家長1」、「家長2」。這些發展只會令下一代對於自然而傳統的家庭,越發變得陌生和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天主教一貫堅持的觀點,就是性別只有男性和女性兩種,是夫妻之間「愛永存不朽」(格前十三8)的基礎,是組成家庭的基石。

教會一再指出:「貞潔生活」是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首先,因為藉著貞潔的德行和恩賜,我們才可以有純正的意向,正直而「心無二屬」地去愛;心地純潔必有羞恥心, 以羞恥心構成節制的美德,在愛情關係上保持忍耐及適度,滿足男女之間許以終身的條件, 得以步向美滿的家庭生活。貞潔生活的方式, 可以幫助我們抗拒時尚的誘惑和流行意識型態的壓力, 也可以淨化社會的風氣(CCC2520-5)。

本專欄逢一、三、五主日刊出


  • 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小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