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耶穌顯容小堂(下) 凝聚教友 活出信仰精神

期數
4178期
刊登日期
2024.03.15
主曆
2024年03月17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kkp10-11_1200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耶穌顯容小堂於每個主日舉行兩台主日彌撒, 教友在兩台彌撒中間的時間,可以前往神父樓二樓的圖書閣聚會聊天;主日學的學生家長又可以到圖書閣享用咖啡茶點,閱讀書籍,等待子女下課;青少年則會進行桌上遊戲。圖書閣可以稱得上是教友們的相聚之所。

圖書閣負責人彭碧璇說,神父樓最初是用作神父休息、開會的地方, 但二樓於兩年前改設為圖書閣,放有圖書、桌上遊戲、咖啡茶點等,讓主日學家長或教友有一個地方可以閱讀及交流。

圖書閣的組員於每個主日輪流當值,向到訪者介紹書籍及幫忙操作咖啡機等;書櫃中放有神學、教會訓導、聖經、親子關係的書籍,能為家長對子女的信仰培育提供幫助,彭碧璇表示期望藉此凝聚教友家長。

神父樓的二樓有房間供教友靜心閱讀,及讓神父替教友辦理修和聖事。圖書閣組員崔淑儀補充,神父樓的一樓及二樓更會用於善會團體會議或小堂活動,例如小堂教友曾參與七天貧窮體驗活動,參加者在神父樓相聚分享經驗,神父又為他們提供靈修訓導。

在神父樓地下連接二樓的天花板有「聖神降臨裝置」,由不同長度垂懸的繩子,配合燈光陰影,投射出象徵聖神的白鴿輪廓,而在白鴿下則是十字苦像,帶出三位一體的天主,以聖死救贖普世,且常臨在世上的訊息。每當教友經過或在神父樓進行活動時,這裝置代表教友透過聖神的帶領,認識天主;並提醒教友活出信仰,為主作見證。

教友參與小堂服務 活出信仰精神

教友許次鈞於1989年,即小堂啟用的翌年,開始與經已領洗的妻子到小堂參與主日彌撒。當時他還未領洗入教,直至2000年妻子參加了小堂的歌詠團,他開始陪同妻子參與小堂活動,繼而在聖猶達堂參與慕道班及領洗。他領洗後加入了聖猶達堂的聖言宣讀組,「所以當時要兩邊走,星期六參與讀經組,星期日上來小堂幫忙。」

他曾參與小堂的工作小組,需要與聖猶達堂及鰂魚涌彌撒中心的教友開會,這使他感到教友彼此合作,三地一家的概念。

耶穌顯容小堂的成年人教友積極參與堂區的服務,年輕的教友亦然,這有賴小堂一直著重於兒童及青年教友的培育。主日學導師麥鄧碧儀提到最初小堂未有主日學時,小朋友需要到聖猶達堂參與主日學,但隨著前往小堂的兒童數目增加,為方便教友帶同小朋友到小堂參與彌撒及主日學, 及凝聚他們,小堂遂成立主日學,由她及數位熱心教友教授。在教學中, 她感到天主召叫她幫助小朋友認識信仰生活,於是與數位導師一同報讀教區教理中心的課程,學習如何培育小朋友的信仰。在多年的教學生活中, 她認為在幫助小朋友認識天主的同時,也深化她自己對信仰的認識,教學相長,小朋友的每一個問題,也驅使她翻查書籍,詢問神父,以認識更多。

從最初只有兩班主日學學生,到現時有七班逾80位學生,主日學的校長冼啟智提到,主日學為學生提供宗教培育,且不定期與聖猶達堂及鰂魚涌彌撒中心的主日學,一同舉行朝聖活動和旅行等。

此外,冼啟智提到有主日學的畢業生擔任主日學助教,協助課堂的運作,帶領活動、遊戲等;並邀請了兒童參與小堂的服務,例如在禮儀中參與輔祭、讀經、收奉獻、歌詠團等服務,「讓小朋友即使離開主日學的慣常生活模式後,也能藉著服務投入參與小堂的活動,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活出信仰。」


  • 編輯 Catherine Wong / 採訪 Elaine Ng / 設計 Andy Won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