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為服務天主慷慨「上身」 教友朱筱玲

期數
4179期
刊登日期
2024.03.22
主曆
2024年03月24日 基督苦難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本頁圖片/檔案 - 08_1200每天早上640分, 教友朱筱玲便回到聖母聖衣堂開門,之後協助準備平日彌撒所需的祭品,並在彌撒中領經或讀經。完成彌撒後,她與教友們一起吃早餐後回家,晚上再回到聖堂當慕道班的陪談員。風雨不改, 每天如是。若堂區在星期五、六、日舉行午間或主日彌撒,她也會留下幫忙。直言「堂區是我家」的她說:「經常在聖堂逗留,又在這裡服務,很自然地感覺就像在家中。家裡有甚麼需要幫忙的,我便去做。」

朱筱玲在1958年的聖神降臨節領洗,她說當年就讀中二的自己是「矇查查」教友,對信仰談不上特別「上心」,但會很守規矩地參加彌撒、守齋等,因為怕不做齊這些事情會犯大罪,受到天主的懲罰。畢業後,她投身教育工作,並參加堂區聖母軍,卻又因工作繁忙或進修時間未能配合,三度進出團體,最後更完全退出。

直至1986年,堂區迎來新的主任司鐸,她留意到司鐸在主日彌撒前後均要親自準備祭品,沒有時間接觸教友,便毛遂自薦幫忙,自始積極投身堂區服務。「留在聖堂的時間長了,開始放膽向神父提建議,但說完後,就會『上身』(需要負責該事項),慢慢地我便做多了服務。」她笑道。

仰賴天主計劃生命

朱筱玲曾報讀教區的教理訓練課程,希望協助傳道工作,但完成課程後自覺能力未逮, 沒有向堂區表明可以教授慕道班。直至堂區來了一位外籍神父接任主任司鐸,他第一年教授慕道課時,請朱筱玲在旁協助以廣東話解說,結果開展了她任教慕道班三十年的服務:「又『上身』了,第二年他已沒有教,邀請了我教授慕道課。」

回想自己領洗以至加入堂區服務的過程,朱筱玲說沒有太刻意想幹或不幹甚麼,反令她深深感受到每走一步,都是天主給自己作好安排。小學升中時要選學校,不認識天主教、不知道住所附近有聖堂的她,不知怎地聽說有位善心的女子名叫「瑪利亞」(即聖母),「就像是聖神的帶領,當時有一個念頭是,選學校要選擇跟瑪利亞有關的,便選了聖瑪利學校。」(即現時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她投身社會後,在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時,「彷彿有把聲音跟我說:『你為甚麼要這樣忙碌?』那時的確好像只得個『忙』字,未能在信仰上與天主接軌,便再度尋找信仰團體,最後參加了在俗方濟會,同年還加入了堂區宣讀組。」加入在俗修會,須要發願、入初學,不但加強了她對團體的歸屬感,也令她立下目標,不單只做一名普通教友, 還要在生活上效法會祖方濟的芳表。

努力活出方濟精神

服務堂區數十載,朱筱玲坦言當中並非「一帆風順」,偶爾也會出現令她感到被誤解的氣餒時候。她正正是靠方濟精神去跨過這些風雨:「一般人做得不稱心時,可能一走了之,反正只是義工。但我卻會想起方濟也曾經被兄弟拒絕,不讓他進入修院,作為會祖也不被承認,那我算得上甚麼?⋯⋯縱使有甚麼委屈,他也會謙卑地接受,就是這種精神令我一直堅持,因為我在這裡是服務天主,以天主為中心。」

朱筱玲認為,方濟會其中一首短誦的歌詞「平安美善,有主足夠」很能反映她的生活, 更可作為自己的寫照:「一個人無論擁有甚麼,如果沒有天主在生活裡,其實就等如甚麼也沒有,很空泛、很虛無。」也是憑藉她對天主這份信靠,現時還未想過要從堂區服務中「退役」,因為她相信,「天主自然會在適當的時間要我退下來。」(黎)

本頁圖片/檔案 - 08 本頁圖片/檔案 - 08
本頁圖片/檔案 - 08
  • 01 朱筱玲在堂區去年的聖枝遊行協助維持秩序
  • 02 2011年領洗的慕道班學員,每年都會與朱筱玲(前排左二)慶祝生日,圖為2021年聚餐。
  • 03 2012年堂區主日學成立25周年,一眾主日學導師送上「培育幼苗廿五載」的座檯擺設,感謝朱筱玲的帶領和貢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