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讓青年保留一點「無厘頭」 教友任希麟

期數
4181期
刊登日期
2024.04.05
主曆
2024年04月07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救主慈悲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8.01_500 本頁圖片/檔案 - 08_1200i
本頁圖片/檔案 - 08.02_500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當長輩聽見青年要走『無厘頭』的路,破格而行,大多會訓斥:『你傻啦,諗埋啲咁嘅嘢。』或會勸說:『你實際啲喇!』然而,青年最珍惜的是,成年人能聆聽他們的抱負與無厘頭想法,不予阻限。」基督青年行總幹事任希麟因著一個「無厘頭」的抱負, 於中年走出舒適圈,轉職成為青年牧民工作者,陪伴青年在信仰的光照下闖出新道路。

任希麟與年輕的工作團隊前往學校、堂區、團體,與青年透過遊戲、電影及祈禱反思生命與人際關係,同時為青年提供生涯規劃諮詢,「作為前輩走到青年身邊,或多或少會有包袱及距離,青年或會認為:「呢個阿叔肯定(自認)係資深喇!』」他總是提醒自己,要與青年並肩同行,成為他們的朋友。

無論青年的想法有多無厘頭,任希麟深信成年人只要幫助青年勤加祈禱與分辨,總有機會將天馬行空的想法,變成光榮天主的工作, 「當青年想做無厘頭的事,你不打沉他,就已經是同行的開始了。」

透過小團體與青年同行

任希麟中學時因著慈幼會神父及修士的陪伴,決心領洗皈依,然而在成長中迷失方向, 令他看不清前路,意志轉弱,令公開試成績遜於預期。他在香港理工大學發奮學習期間,首次在校內的天主教同學會裡感受到信仰小團體的友愛氣氛,及成員之間的緊密支持,「後來我明白到,教會持續的陪伴及培育,對青年非常重要⋯⋯青年離開校園工作後很需要同行者。」

畢業後,同學各有各忙碌,聚會次數愈來愈少,任希麟於1994年入讀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該屆的青年同學成為了新的同行者。「教友職務甚能幫助我們活出平信徒的使命,我喜歡實幹,於是請求教授及校長破例准許我透過舉辦信仰小團體培育項目,代替撰寫論文。」堂區教友紛紛參與他發起的信仰小團體,令他喜出望外,之後再接再厲,設立另一個青年小團體,他回想起此事,深深感受到修讀宗教學部課程成為他信仰的轉捩點。

「這經驗令我想到,推動基基團(信仰小團體)是否我的召叫?哪怕只有寥寥幾人,只要有團體,就有喜樂。」從事電訊行業期間,任希麟在公司內發起祈禱會,更邀請區內其他上班族前來參與,汲取帶領的技巧,亦讓上班族不再孤單。2010年代,他開始服務天主教信仰小團體發展中心,漸漸認清自己服務教會的使命。

中年轉行開展新使命

工作安穩做到退休?還是另覓新天地?任希麟參與一次收穫豐富的海外培育旅程後,毅然辭職,希望轉職到教會團體,最後與「基督青年行」一拍即合,「天主召叫我推動信仰小團體,最後卻把我放在青年服務的崗位上。」

在職場上從迷惘到捉緊使命,同時亦結婚生子,任希麟深明在職青年最需要的陪伴及支援的範疇,莫過於工作及戀愛婚姻,他透過專門的培育項目,幫助青年反思工作上溝通及倫理,及成為一個更好的伴侶,亦加強靈修與小團體生活;並透過課程及職場生涯規劃服務,陪伴青年在職場辨明召叫,認清自己的能力及興趣。

任希麟在基督青年行替青年組織信仰小團體,讓他們互相支持,正如他初出茅蘆時一樣,「我們希望青年返回自己的堂區或總鐸區後,與志同道合者設立信仰小團體,開枝散葉。」

作為中年人,任希麟與20多歲的年輕同事合作,總是付出耐性與他們溝通,摒棄舊式的長輩思維,尊重年輕同事的個性、無厘頭想法甚至脾氣,「我們總會有情緒與脾氣,但每一個人均放下身段,彼此修和。」

「我接受青年,就會變得『年輕』,理解他們的心境。」自幼沒有遊戲機相伴的任希麟,讓兒子度過了一個沒有遊戲機的童年,然而,兒子最近大學畢業後,將心愛的遊戲機從宿舍帶回家後,任希麟為兒子的興趣放下原則,父子連續兩晚「打機」。

就像舞伴,成年人退後一步,青年便踏前一步,富默契地進退,任希麟欣見眾多青年在成年人的陪伴下,在小團體內結出豐盛的信仰果實。(鄧)


  • 01 任希麟(左二)與青年參加傳教節活動
  • 02 任希麟(左三)參與青年培育活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