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足跡】利瑪竇中國傳教之旅(七十)
1608年,利瑪竇神父致函羅馬總會長阿桂委瓦神父,告知對方南京和北京的傳教發展平穩,大約有140人領洗,當中很多新教友很虔誠,為教會帶來良好聲望。在主日或重要慶日,聖堂擠滿教友,所有人皆熱心祈禱和辦修和聖事,教友對聖體充滿敬意,利瑪竇神父對這一切感到非常高興。
當時有一位剛領洗不久的長者教友患病,他自知病重,已作好離世的準備,包括辦妥修和聖事、安排家務。並要求領聖體。翌日主顯節,他經已病入膏肓,他的家人把他抬往聖堂,利瑪竇神父讓他領聖體。他領聖體前,高聲說已寬恕得罪了自己的人,同時請求天主寬恕他的罪過。利氏以天主教儀式給他舉行殯葬禮。
利神父向羅馬總會長阿桂委瓦神父表示,於1607年,北京因為豪雨關係,導致許多房屋倒塌, 造成人命傷亡,居民亦損失慘重,也有許多運載糧食的船隻因為天氣惡劣而沉沒。有見及此,皇帝協助民眾修建房屋,又豁免人民的稅糧,以減輕民困。至於耶穌會在當地之會院,因處於地勢較高的地方,所以沒有受到影響,眾人同聲感謝天主美善的安排,讓他們平安渡過天災。
利瑪竇神父聽聞河南省有被稱為「十字教」的教徒,於是派出中國籍修士徐必登前往打聽十字教的來龍去脈:原來在六十年前(即1548年)政府想逮捕信奉十字教的市民,信徒們都躲藏起來,至今未被發現。徐必登修士抵達河南省開封,發現十字教的教徒修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的會堂,堂裡有一部用猶太文撰寫的《梅瑟五書》,甚受他們尊敬。利氏表示,希望視察員范禮安神父就中國之傳教工作給予他建議。他續說,目前在中國之傳教工作正面對重重的困難,因為中國人非常猜疑外國人。連同利氏,在北京會院的6名會士由朝廷每月撥款維持生活,但他們有時遭到官員刁難;也有官員曾經多次要求取消皇帝所賜的生活費,但害怕皇帝責怪, 所以才沒有實行。
•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下)利瑪竇全集4》,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1986。
- 圖: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藏於西安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