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慶祝維護生命日 團體倡關懷孤獨者

期數
4189期
刊登日期
2024.05.31
主曆
2024年06月02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本頁圖片/檔案 - 03A.01_500(本報訊)香港教區於531日慶祝維護生命日,教會團體有見於近月多名老弱殘障人士的照顧者不堪壓力而與家人輕生,為孤單無助的人推出牧民措施,以回應天主對維護生命的邀請。

教區生命倫理小組、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生命倫理資源中心、香港明愛安老服務將於831日在聖方濟各大學舉辦第十屆天主教生命倫理研討會,主題為「人孤獨不好!解開,行走罷。」(參創二18;若十一44),探討有關孤獨的倫理議題,由學者及教會人士探討長者、青年、少數族裔及病弱者的處境;與會者亦可以即場透過專業指標,量度自己的孤獨程度。

「照顧者的悲劇發生, 喚起我們訂定這個題目,共同深思怎樣消減孤獨。」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生命倫理資源中心主任呂志文神父表示, 消減孤獨要靠關懷, 「如果堂區能聯繫人群、兄弟姊妹勤於探訪,一起參與靈修活動、聯誼,營造團體的支持,會對消減孤獨發揮很大的作用。」他期望透過本屆研討會,讓專業人士及教友共同思考治癒孤獨感之道。

呂神父表示,疫情及移民情況所產生的孤獨感,令部分人感到被遺棄,他們在心理上需要支援, 「教宗方濟各敦促教會要成為『戰地醫院』,治療受傷的人,包括孤獨的人,香港教友是否也要參與其中?既然我們落實共議同行,便應陪伴有需要的人。」他指出教友也可以成為治療者,透過聖體聖事汲取力量,治癒人的痛苦記憶。本頁圖片/檔案 - 03A.02_500

三教區機構 計劃開展關顧者事工

教區婚姻與牧民家庭委員會、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及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計劃於明年合作,開展嶄新事工,以支援照顧者。三機構於近月向堂區發出問卷,結果顯示教友較常照顧的對象依次是長者、認知障礙患者及有特殊學習障礙的青少年,他們希望教會提供信仰培育、轉介服務及情緒輔導等支援。

婚委會執行秘書賴煜清表示,構思中的事工包括實務支援、協助照顧者建立網絡,及舉辦培育與靈修聚會,「我們希望在靈性上支援照顧者,例如是半天的退省。他們平日很辛勞,小組的支援讓他們不再孤單。」

他強調教會要為孤單無助的人給予希望,當中要改變風氣,婚委會與喜樂生命聯合製作的《愛.生命》微電影「第二輯」將於本年底推出,其中一個單元談及移民「遺老」,他期望影片能幫助教友反思生命。

堂區與社區長者同行

面對慈雲山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區內的聖文德堂積極讓孤獨的長者,安度一個充滿愛與友誼的晚年,「不少長者並非與子女同住,他們體諒子女忙碌而很少上門陪伴,心底裡其實非常希望子女前來探望,故此感到不開心。」聖文德堂牧職修女彭碧雲表示,堂區的「方濟廚房」於疫情後恢復於平日招待長者前來午膳,同時堂區上門探訪活動喚起了教友對孤獨者的關愛,而區內天主教小學的學生亦前來方濟廚房擔任義工,為孤獨者帶來喜樂與希望。(鄧)

第十屆天主教生命倫理研討會資訊, 見生命倫理資源中心臉書本頁圖片/檔案 - 03A_QR


  • 01 第十屆天主教生命倫理研討會宣傳海報
  • 02 青年為長者清潔家居(資料圖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