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足跡】利瑪竇中國傳教之旅(七十四)
在中國,有不少人讀過利瑪竇神父所著的《天主實義》,有人非常喜愛此書,亦有讀者對它口誅筆伐。全國十五省選出了300 名進士,其中一人不斷撰文攻擊神父們,對《天主實義》也加以批評。神父們為此事祈求天主幫忙。一天,利神父得悉在翰林院擁有很高地位的朋友,不希望該名進士侮辱天主教的教義,於是修改了該進士的文章,將反對利神父的句子改成駁斥信奉邪神偶像的人。在徐光啟的協助下,利神父看過該名進士的原文,發覺文章只修改了數個字,表達的意思便完全改變了。
另一名來自浙江的文人,給利神父撰寫了一封長信,要求他不要批評別的神,並仔細閱讀他們的書籍。利氏答允對方不再撰寫類似文章,但要求對方把他的信件與自己的回覆一併刊出,因為信中有許多地方涉及天主教教義。《天主實義》因著他人的反對而變得更出名, 更多人爭相閱讀。利氏表示,在日本的傳教士也寫信給他,告知他該書籍在日本甚受歡迎, 因為不少日本人懂得漢字,在澳門的視察員神父決定在廣州再次印刷《天主實義》,然後把書籍送往日本。
利瑪竇神父一名來自杭州的朋友邀請神父們前來,給他們講解該書籍,希望趁機讓更多當地人認識天主,那裡許多回教徒也購買此書。利神父的著作在中國頗受歡迎,他為此非常感恩。利神父撰寫信件予羅馬總會長阿桂委瓦神父,向他介紹另一頗受當地人推崇的著作《畸人十篇》,讓總會長了解中國人的思想。書中的第一篇勸誡人不可只追念過去的歲月, 強調善用光陰;第二篇講述人生痛苦無涯,天堂才是我們真正的家鄉;第三篇解釋思念死亡並非不吉,但中國人忌諱死亡,往往以其他字代替「死亡」;第四篇是默想死亡的益處,準備善終;第五篇是談論靜默、其困難及益處,這是中國儒家很少談及的問題;第六篇講述天主教徒守大小齋的原因,及反對吃喝享樂的訓導;第七篇談省察,人們應每天反省過錯;第八篇講述今生不是天堂或地獄,至死後才知道;第九篇談及占卜問卦有害無益;第十篇講述財富留給子孫之害。利氏表示,他找來西歐哲學家的言論, 討論書中各篇的主題,這些觀點讓中國的儒者感到驚訝。
•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下)利瑪竇全集4》,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1986。
- 圖:利瑪竇神父另一著作《西國記法》 (圖:CCA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