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旅行者〔作者︰何家怡〕

期數
4193期
刊登日期
2024.06.28
作者
何家怡
主曆
2024年06月30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靈修小品在陪伴初學生的旅途上,荊棘滿途。每人跟主相遇的方式不同,每人對跟隨主的熱誠也有參差。在談及自我認識在修道生活的重要性時,有些則看似夢遊太空; 有的自以為已認識得很透切,一臉驕傲的樣子,處之泰然;有的卻過於認真,只看到自己的缺點,卻看不到天主給她的美善。走在培育的道路上,彷彿行走在不同的地,就如福音中撒種的比喻,種子撒在不同的地上,看著,想著怎樣幫助這些種子發芽生長。

我曾到過不同國家,也喜歡參與不同的活動,上山下海,曾經驗走在不同的道路上,觀察不同的動植物生長。有時感覺自己似是一個旅行者,邊走邊認識周圍的事,有時喜歡獨處,有時喜歡跟朋友一起。在遊走的過程,若想要體會多一點, 學習多一點,要放下的就自然要多一點。包袱不能太多,不然只是處理行裝已經耗費了不少精力及時間。

我們修會其中一個特恩是普世福傳, 因此傳教士精神是其中一個重點培育。我會的傳教士精神本著方濟及瑪利亞的靈修:以謙卑的心、友愛精神、開放心靈、空虛自我,使聖神能進入我們的內心,讓天主的計劃能透過我們的肉身去實現。這番話語,瑯瑯上口,不論避靜、學習、跟初學生上課,說過不下數千次。有時苦心自問,自己究竟活了多少?瑪利亞給我修會最大的模範,就是對主的信德,面對著無數人性上的不惑、懷疑、不願接受、不肯相信,瑪利亞的表樣都是向主說一句: 「是!」唉!這個「是!」真的不可說笑。想起福音中的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嚷著耶穌給他們坐在父的左右兩邊, 遭耶穌斥責他們不知自己求的是甚麼。耶穌問他們能否飲祂的爵杯,而他們卻貿貿然便說:「我們能!」看著我的初學生, 她們有時亦十分天真,問她們甚麼都說: 「能!」、「是!」果然有著年青人的一腔熱血,口裡說著,到實際生活要活出來時,甚麼都忘記得一清二楚!唉!其實從她們身上也看到自己當年也像她們一樣, 以為靠一腔熱誠,甚麼都能突破。天主真的有祂的方法,就是給我機會去碰,結果當然碰得頭破血流,使我不得不相信,天主對人的培育,真的有祂的一套,其他人怎樣說教,還不比經驗來得實際。

作為信仰的旅行者,要求最大的是信德。要相信祂給你的是最適合你的,而不是你認為的那樣!自己在修道生活的日子雖然不算很長,但已有的經驗已足夠說服我祂的確是全能的天主,儘管我如何努力,抓破頭皮,若天主的時間未到,亦沒辦法改變人心。感謝天主給我機會去了解祂多一點,最終都是讓我每天靠近祂,愛祂多一點。


  • 本欄作者: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譚錦榮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