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祭與聖餐的 殊途與同歸(上)

期數
4195期
刊登日期
2024.07.12
作者
黃錦文
主曆
2024年07月14日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編者按:今年是世界信義宗聯會與天主教宗座共同簽署《因信成╱信稱義聯合聲明》25周年紀念,由5月起,每月刊出一篇相關文章,以作分享。首兩篇文章,請參閱2024.05.12第4186期、2024.05.19第4187期公教報及2024.06.16第4191期。

十六世紀發生於歐洲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引起普世基督宗教的海嘯,雖歷經五個世紀,餘波仍在盪漾。1999 年,天主教與信義宗世界聯會,歷經幾十年的神學交談,終達成石破天驚的協議,共同發表「信義宗教會與天主教會有關成義╱稱義的聯合聲明」( 簡稱「成義╱ 稱義教義聯合聲明」)。香港的天主教與新教,經過幾十年合一祈禱的耕耘,也在合一的園圃內,締結初果:天主教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以及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於2014年,共同簽署文件,互認「成義╱稱義教義聯合聲明」的天主教版和新教版之中文譯本。 2017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與天主教香港教區,共同出版「從衝突到共融」的中文譯本,標示公教與新教之間,幾十年神學交談的成果。

然而,合一交談的路上,仍存著不少分歧,較為顯著者,便是有關感恩祭與聖餐的神學歧異。天主教堅信,主耶穌和門徒舉行的最後晚餐,是基督提前實現他的死亡和復活,所以最後晚餐,是感恩祭的原型,日後舉行的所有感恩祭,都是藉不流血的禮儀標記,將兩千年前新而永久,唯一的逾越奧蹟,此時此刻重新呈現(基督絕非重演其死亡和復活,所以是「重現」,並非「重演」),讓基督徒參與基督的死亡和復活。

天主教相信,復活基督的光榮身體,臨在於感恩祭中祝聖的聖體內,所以堅信「體變」(transubstantiation),即祝聖了的麪餅,已是基督的光榮身體,麪餅已不存在,只保留了麪餅的外形而已。然而,馬丁路德堅信,基督的身體和寶血,「在餅酒裡面,與餅酒並存, 以及藏在餅酒下面」,基督的身體和寶血,與餅和酒「屬性相通」(communicatio idiomatum),但反對「體變」說。無論如何,路德堅信,基督真實臨在於已祝聖的餅酒中。

路德認為,在聖餐禮後,應領受所有獲祝福的餅酒,不應保存,這樣,便不會出現基督臨在的時間問題。但天主教強調,除非餅酒的標記已毀滅,整個復活的基督,都會臨在於聖體內。天主教和信義宗一同承認,主耶穌臨在於聖餐,對象是相信並領受的基督徒;但主的臨在,卻不局限領受聖餐的一刻,亦不取決於領受者的信心。

參考資料:《從衝突到共融:2017年信義宗— 天主教共同記念改革運動合一中譯本》,初版,(香港: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主教香港教區,2017),56-63頁。


  • 天主教香港教區與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屬下的神學對談小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