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教理中心 關顧兒童情緒研習會

期數
4196期
刊登日期
2024.07.19
主曆
2024年07月21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3C_800(本報訊)教區教理中心早前舉辦「喜樂的主日學——關顧兒童的情緒」研習會,來自20多個堂區、接近100名主日學導師及助教齊集於教區中心九樓演講廳;透過討論、分享,一同探究兒童在主日學課堂上的情緒行為問題及可行的應對方法,冀能讓課堂順利完成。

研習會由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教育心理學家督導主任黃嘉茵擔任嘉賓講者,以「冰山理論」解釋在「水平線上」兒童所表現的外在行為,原來隱藏了其在「水平線下」的內在感受╱情緒、觀點、期望、渴求和自我;導師可嘗試關心、了解、認同兒童的感受、看法和需要。例如面對憤怒或發脾氣的兒童,導師可以首先停止兒童的行為,接著耐心地問:「發生甚麼事?我可以怎樣幫你?」,讓兒童省察、識別、表達自己的情緒,並讓其感受到導師正在聆聽、關心其需要,然後才決定下一步行動。總而言之, 情緒調控三步曲是:「停一停Stop,想一想Think,再決定Choose」。另外,一些放鬆或呼吸的練習對紓緩兒童的情緒和壓力也有幫助。

黃嘉茵亦簡介了情緒及行為失控的五個發展階段:平靜期、觸發期、惡化期、巔峰期和舒緩期,當中提示了每個階段的課堂管理技巧或處理原則。例如:平靜期——建立課室常規;觸發期——重申期望;惡化期及巔峰期——穩定失控的兒童和關顧所有人安全;紓緩期——協助該兒童反思及跟進事件。此外,導師可在每次課堂開始時,先請兒童略作「心情天氣報告」,以初步了解他們當日的心情狀況,也是一個奏效的小技巧。

講者分享完畢後,教理中心導師陳浩銘以瑪竇福音中的「亡羊喻」作總結:天主決不願意「使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喪亡」,強調每一位兒童都要彼此接納。陳浩銘於5月時曾陪同香港教區副主教甘寶維帶領兒童代表到羅馬參加首屆「世界兒童節」,他在會上亦分享了當中的點滴。

教理中心主任鍾桃卿呼籲有志者及主日學導師繼續參與延續培育,共同發展教區的教理講授工作。(公)


  • 圖:講者黃嘉茵(第二排左五穿黑衣者)與堂區的主日學導師及助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