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北極光」(中)

期數
4196期
刊登日期
2024.07.19
作者
謝子山
主曆
2024年07月21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耶穌是照耀普世萬邦的真光。無論是誰, 只要接納耶穌,都能獲享真光的照耀。龐樂培神父在講座的分享、對不同階層教友的關懷, 讓我感受到耶穌的臨在。

深入傾談 了解需求

在英國的旅程,龐神父既不是住在神父宿舍,也不是住在酒店,而是寄居在香港教友家庭,此安排讓他了解教友在英國生活的困難和感受。教友視龐神父為家庭成員,跟他閒談學校、學車等日常生活瑣事。此外,他能傾聽教友的心事,明白移民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雖然香港教友較一般新移民順利,但在英國的生活其實過得並不容易。

龐神父更分享一件趣事:有一次他以廣東話聽告解時,有教友告訴他說:「神父!可以用廣東話辦告解,感到好興奮呀 !我前一晚瞓唔著。」

龐神父表示有數次在廣東話彌撒後,教友向他吐心聲。有教友「眼濕濕」的表示,雖然已經習慣參加英文彌撒,但感覺不如參加廣東話彌撒般那麼親切,像「返咗香港」 一樣。亦有教友透露,其英語水平不佳,所以沒有參加天主教英文彌撒,反而參與其他基督宗派的廣東話儀式,因未能忠於自己的教派而感到愧疚。某些教友表示來了英國三年,因言語不通而沒有辦告解。

龐神父細述慕道班對香港人很重要。他表示有不少香港人一直考慮領洗,但礙於以前生活忙碌或因缺乏動力而擱置。他們來到英國後,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多了空閒時間, 因此再次想到宗教問題,並希望可以用廣東話理解以及討論生命、人生的意義此等重要課題。因資源所限,龐神父表示不可能在每個堂區舉辦廣東話慕道班。龐神父亦透露英國不像香港那麼重視主日學,這大概是因為英國教區認為香港教友家庭會依賴學校培育孩子的宗教信仰。此外,這些教友家庭的兒童、青少年, 以前在香港參加歌詠團或有初領聖體的習慣, 到了英國之後不知如何加入當地團體。有見及此,龐神父希望在這範疇協調,積極培育教友家庭的兒童、青少年,他們長大後才能成為熱心的教友,傳揚基督的真光。

親切關懷 牧養教友

龐神父表示英國教區關心成人教友,包括男士、夫婦、年青人等。有部分香港男教友在英國沒有工作,又未考獲車牌,因而感到沮喪,情緒抑鬱。而夫婦在異地展開新生活,亦會因意見不合而發生爭拗,而某些夫婦因工作要分隔兩地,甚至發生了婚外情。因此,龐神父希望明年可以在英國舉辦「夫婦懇談會」,以鞏固教友的婚姻。另外,部分孤身到英國的年青人沒有居住的地方,亦有經濟困難。他們披星戴月,日以繼夜工作才能維持生計。龐神父呼籲教友多關心年青人,邀請他們吃飯,讓他們感受「家」的溫暖。

•編者按:本文上篇,請參閱2024.07.07 4194期公教報


  • 作者現居於英國倫敦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