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足跡】利瑪竇中國傳教之旅(七十七)

期數
4196期
刊登日期
2024.07.19
主曆
2024年07月21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傳教足跡本頁圖片/檔案 - 13A_500利瑪竇神父深深被當地教友對天主的信德所感動,他給羅馬總會長阿桂委瓦神父寫信時,舉出以下例子:一名領洗數月的老翁皈依後,對天主非常虔誠,燒掉以前信奉的偶像。僧侶經常騷擾他,不勝其煩。長者教友年事已高,漸漸病重,其後辦妥修和聖事,並要求領聖體。他行動不便,已經不能到聖堂去。利神父表示,因該長者的家中不適合舉行彌撒,所以不便將聖體送到其家中。長者的健康愈發危急,終日盼望臨終前能領聖體,遂找來四名男僕人,把自己抬到聖堂去。各人對長者的堅持深受感動,把他抬到利神父的房子去, 給他舉行彌撒,全體教友相伴長者。當他領聖體時,高聲呼求上主寬恕自己所犯的過錯,最終與世長辭。長者去世前,曾叮囑妻子要聽從神父的吩咐去辦理葬禮。殯葬禮儀由神父主持,親友們與神父一起走到墓前,一起送別長者。

一直逗留在北京的利瑪竇神父收到恩師德法比神父送來的禮物,當中包括聖髑、聖像和唸珠, 利神父回信給對方,感謝他的慷慨。利氏憶起昔日在聖安德肋初學院,老師時常提醒自己, 以言以行邁步前往應走的路去。利氏留在中國多年,趁此機會讓老師認識他在中國之傳教工作發展。原來利氏在中國傳教已有二十多年了,然而, 當地人皈依的數目不算多,利氏解釋,傳教士在中國不能自由地開展傳教工作,加上有不少當地人對傳教士抱懷疑態度,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人會為了他人,離鄉別井,前往遙遠的地方去服務他人。利氏續說,傳教士在中國的言行必須謹慎,否則只會被朝廷驅逐出境,例如韶州的會院、江西南昌的會院,知府公告天下,禁止傳揚和信奉天主教。

利氏在北京,繼續以口述和書籍傳教,而教會在知識分子中甚受重視,因為教會尊重中國人,沒有人抱怨或仇恨傳教士。利氏每天接待前來拜訪的賓客,十分忙碌,他表示稍後也要進行回訪,以配合當地人的禮節。

•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下)利瑪竇全集4》,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1986。


  • 圖:青州天主教堂(圖:creative commons 4.0)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