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微少的付出〔作者︰何家怡〕
某天正值是某修女的殯葬禮,在禮儀上有不少準備工夫都需要初學生協助,如拿十字架及蠟燭,帶領玫瑰經等,好讓她們也從中學習禮儀。這位修女的親友眾多,因此在預備禮儀後的午餐時(中國人俗稱纓紅宴) 也需要姊妹們的幫忙。於是我在飯桌上詢問有沒有初學生可以幫忙。她們「你眼望我眼」,像是不太願意的樣子,過了一分鐘也沒有人回應,我以怒火中燒的聲音, 直接詢問某某初學生是否可以,當然若我問到,她們不會說不。最終不是她們主動回應,而是我「任命」她們。及後在個別面談時,她們向我解釋為何沒有主動回應:有些說是自己經常主動舉手,怕其他人沒有機會; 有些則沒有回應;有些則說出她有別的任務等等。不知從那時開始,當我每次在召集她們幫忙時,她們變得很被動。
本主日的福音讀經,由一個問題串連:「這一點點的東西,怎樣分給眾多的人吃?」分餅奇蹟,耳熟能詳,重點不是耶穌顯甚麼神蹟,而是我們的參與及信德。福音中的一個兒童,把自己所有的五個餅及兩條魚獻上,成就了這奇蹟。福音中其實有很多的片段,談及人的付出,如窮寡婦的故事,耶穌所看的不是多少,而是人奉獻的心及態度。窮寡婦的兩文銅錢,實在算不了甚麼;同樣,兒童所有的五個餅及兩條魚,為五千人充飢也起不了甚麼作用。耶穌所欣賞的,正是他們的微少及完全的付出。
看似簡單的付出,其實卻要求很多。要看一個人在團體願意付出與否,在乎他與該團體的關係、從屬程度、他與該團體的個別成員的關係、他自身的性格、對團體的愛、對付出的概念等等。付出某程度上需要犧牲、需要勇氣、需要跨越羞愧,有時更需要面對別人的嘲諷及謾罵。記得自己還是初願修女時,總是滿腔熱誠,全力以赴,將自己所能給團體的都給了,包括時間、電腦知識、醫學常識、青年牧民經驗等等。日子久了,雖然熱誠沒有減退,但體力相對沒有那種衝勁,有時真的有心無力,望著不少團體的需要,也只好拒絕, 因為當自己又再付出時,怕自己的身體也承受不了。
付出的行動背後實在有不少隱藏的動機,有時真的不能妄下判斷,但其精神卻需要穩妥地建立及鞏固, 就是相信上主的德能,為光榮天主,建設團體而獻出自己。耶穌要求的不多,只是全心獻出你所擁有的,憑著信德,祂會成就一切。特別為初學生們,在初學階段已不主動,如何成為傳教士?但願我也能好好學習,相信祂會成就一切。
- 本欄作者: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譚錦榮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