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花園 透過植物感受聖言

期數
4200期
刊登日期
2024.08.16
主曆
2024年08月18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3B_500(本報訊)「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若十五5)、「如果你們有信德像芥子那樣大,即使你們給這棵桑樹說:你連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它也會服從你們的。」(路十七6)葡萄樹、芥子、桑樹⋯⋯聖經中曾提及的植物多達二百個品種,外國不少地方如以色列、德國、波蘭等早已打造宏偉的「聖經花園」,種植並介紹相關植物在聖經的意義,甚至在園內重塑聖經場景,以收福傳之效;然而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相對緩慢。

本身是教友的園藝及樹藝師李向琳指,除了認識聖言,聖經花園亦可讓人透過植物觸發五觀感受,並作靜思和默想, 是可媲美拜苦路的靈修體驗。她坦言,在本港找地方闢建聖經花園並不容易,建議可在發展新堂區或修會興建新會院時考慮,及從現有的靜修院入手:「靜修院地方一般比較寬闊,又有戶外空間。到那裡的教友也是以避靜為目的,可以多點時間在花園默想。」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在聖堂旁邊開闢了小小的「聖言花園」,種植了提子、蘆薈、橄欖、無花果、桑樹等植物。堂區聖經牧民組和環保建設組會定期在主日舉辦親子活動,由牧職修女艾詠聲帶領,在祈禱和點燃燭光後,誦讀跟當天的主題植物相關的聖經章節,再作簡單解釋及將之與現今生活連結,並分享相關食物,例如橄欖麪包和麥餅等,讓參加者學習欣賞天主的創造。

主教座堂環保建設組組長劉佩炘表示,組員大約每月一次為植物進行除草、施肥、換泥、除菌等簡單打理工作。她直言,由於聖堂外經常有汽車駛過,空氣質素欠佳,亦沒有具相關知識的人士打理, 部分植物未能建康生長;加上空間不足, 未能建設較具規模的聖經花園。

在今年初完成擴建的粉嶺聖若瑟堂, 則在廣場內種植了小麥、大麥、田間百合、玫瑰和杏樹等。堂區導賞員鄧明輝表示,目前的建堂特刊中標示了各類植物及相關聖經章節,給教友作參考,日後將會在導賞中加入介紹這些聖經植物的環節。(黎)


 圖:艾詠聲修女( 最左邊) 在聖言花園帶領親子認識聖經活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