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造界時期 以行動帶來希望
(本報訊)每年9月1日至10月4日聖方濟亞西西瞻禮,是教會的受造界時期,鼓勵教友一同治癒及保護眾人的家園。本年受造界時期的主題是「懷著望德,並與受造界一同行動」,教會內不同團體把握機會,鼓勵教友關愛受造界。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下稱全委會)製作「2024善度受造界時期指南」(電子版),當中撮寫了教宗方濟各撰寫的受造界時期文告,並設下每週小挑戰,例如鼓勵教友到公園或鄉郊散步,在大自然之中欣賞天主的創造。幹事陳嘉琳提到已經把資料送往不同堂區,邀請教友進一步認識受造界時期,並反思個人在這時期的行為。
全委會也在這段時間舉行一連四次的「進入光影」生態藝術工作坊,幹事李穎妍提到,參加者透過欣賞電影、體驗表達藝術活動、閱讀《願祢受讚頌》通諭及生態靈修,展開生態皈依之旅。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的環保建設組教友也協助舉辦「進入光影」生態藝術工作坊及戶外生態體驗活動。此外,小組亦會舉行祈禱會及明供聖體、兒童藝術工作坊及寵物祝福等,進一步讓教友認識受造界時期。組長劉佩炘提到,環保建設組每次開會時,都會與組員設下一些環保小挑戰,從生活中微小行動中開始關愛受造界,例如帶備水樽及餐具, 減少使用即棄物品,一同關愛生態。
從生活中關愛大地
全委會也再次舉辦自然有道營活動,讓參加者在活動中參觀生態社區、與養魚戶交流、進行森林浴體驗活動及參與戶外彌撒,反思作為大地管家的責任,並讚頌天主創造的美善。
青衣聖多默宗徒堂教友石穎齊去年曾參與有道營活動,並已報名參與本年活動。她提到去年在活動中,學習到從信仰角度看生態關懷,並與天主連結, 重新思考自己作為大地管家的角色。她表示,當中以生態靈修部分最難忘,當她在都市遊走時,需要尋找自己與環境的連結,並透過重塑一些小物件的形態,表達自己的思想,她形容過程讓她集中反思自己與受造界的關連。另外, 她提到在退省營「角色扮演」的環節, 她在主辦方給予的背景下,代入受環境影響的人的處境中,體會到「我們愛生態不單單是愛環境,更是愛人的表現, 這是我最深刻的得著。」
她補充,她在全委會及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在堂區成立了「綠在堂區」計劃,希望可以在堂區內多推動愛護生態的信息。她期待在本年的活動中,再度與不同營友交流關愛受造界的心得。
教宗方濟各在「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中,特別提到受造界因人類的自私行為而受到破壞,導致氣候變化及環境污染等。聖若翰堂環保小組早前舉行大自然靈修及信仰環保生活分享坊活動,並於8月24日舉辦參觀天文台活動,組長金美詩提到,參加者除了認識到不少氣象知識,也看到香港昔日經歷暴雨後,發生山洪暴發的相片,使她與參加者皆有所反思,各人同時承諾在日常生活中減少浪費,愛護天主所創造的大地,與受造界修和。(吳)
• 下期專訪周守仁樞機呼籲受造界時期之行動 • 2024善度受造界時期指南 |
- 01 「2024善度受造界時期指南」
- 02 去年舉辦的自然有道營活動,參加者在大自然中反思自身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