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背上柔和的軛 黎勢海執事

期數
4203期
刊登日期
2024.09.06
主曆
2024年09月08日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8_1200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寧順是越南每天最早迎接日出的省份,當地有一位虔誠的漁民教友,懷著勇氣,果斷捕魚,因而收穫豐盛,離世前為家人賺得一個養蝦場,鋪墊出幸福的生活。遺孀繼承丈夫敢作敢為的個性, 將兒女養育成材。這是聖言會黎勢海執事父母的故事,而最教他引以自豪的,就是傳承了漁民爸爸媽媽虔誠的信仰,還有他們果敢與爽直的個性。

黎執事修道初期有時表現「躁底」,現在他磨去了菱角,成為一個溫柔的牧者,「人生甚麼都不難改變,惟品性難以改變。我加入聖言會後,天主賜予我很多恩寵,讓我學習與他人相處。以前有時會稍為急躁,現在仍有少少喇。」黎執事生於一條教友村,每逢聽見聖堂敲鐘,就會守聖時前往聖堂祈禱或參與彌撒。

黎執事自七歲起擔任輔祭,「我與朋友在聖堂學習及玩耍,當偷懶被爸爸責罰後,亦會前往聖堂暫避。聖堂是我生活的全部。」雖然他曾參與聖召小組,但後來為了專心讀書而退出,「最初我不想做神父,心火好像熄滅了,然而,如果天主要召選人,人是逃不了的。」

2006年考大學那年,與聖言會相熟的叔父,邀請我參與在100公里外舉行的招收望會生的活動,結果我跟聖言會一拍即合。越南聖言會要求望會生至少要有大專學歷,於是我修讀了醫院管理課程。」

加入修院後,黎執事跟性格南轅北轍的同學時有磨擦,「當年我有點急進,少有理會其他人的感受,無論對方是誰,有錯就一定會指正。有一次,我公開指正同學的錯處,那名同學竟然哭起來,我心想:我沒有惡意的,你不用這麼誇張地哭吧?學長溫柔地把我拉到一旁說:『同學從來沒有被家人罵過,你罵他,損害了他的面子。』他語重深長續說:『你反映意見沒有錯,下次你不妨拉他到一旁,私下勸告,留他些少面子罷。」他感謝天主讓他學會本著愛德去規勸兄弟。

學會三思而後行

黎執事決心回報天主賜予的恩典,二話不說便答應長上前往遠方傳教,「其後我申請前往波蘭傳教,然而,當地收緊移民限制後,即使我報讀了當地的課程,仍無法購買必要的保險,進修取消了。兩個月後,我才前往現在的中華省。」

「修院的磨練讓我不再貪快,三思而後行,多為人設想。」黎執事需要克服另一關,是人與人之間的比較,「較我遲修道的教區修院修生朋友,竟然比我更早晉鐸,令我有點難受。」陷入低潮時, 當想到恩寵比挑戰多,心火便重燃了,「我想到要毋忘初衷,學習培養耐性,甘願犧牲。」

黎執事在彩虹邨聖家堂實習期間,為彌撒讀經作練習,而每次讀經前後,一位教友定必替他準備及檢討,並告訴他讀錯的詞彙,「後來我問教友:『為甚麼你不再於台下等我呢?』他說:『不需要喇,你有進步呢!』」他感謝香港教友耐心教導他中文。

現在,黎執事在堂區的牧民工作上,展現自己從父母傳承而來的優點— 主動積極的個性, 「我邀請善會於堂區主日彌撒的報告中介紹自己的服務,要主動出擊,不要守候了。」

他亦與彩虹邨聖家堂牧者合作為青少年提供聖經培育,發揚聖言會的神恩,「我作講解後,亦著青年回家預習主日福音,思考聖經章節裡哪個詞彙觸動自己,從而反省生活。」青年最初在聖經培育聚會上害羞寡言,到後來暢所欲言。

黎執事自言中文一般,卻將中文聖經讀得透徹,「聖經說:『有耳的,聽罷!』( 參瑪十三) 『罷』有肯定affirmative的意思,當你知道希臘文的『聽』有這重意思,就會明白聖經為何要使用難罷』字。」

昔日爸爸在世時寫的一手好字,每逢新年便會寫中文字揮春,中文早已烙印在黎執事腦海中。想起爸媽的栽培,眼淚不禁在眼眶打轉,而這份思念早已化為祝福,透過其修道成果,回報了這個家,「隨著我變得溫柔,家人感受到我修道後的改變,被我感染了。香港人很溫柔很斯文, 沒有躁底呢。」

「我的座右銘是:『你們白白得來的,要白白分施。』(瑪十8)我希望將這團信仰之火分給其他人,讓人分沾天主的恩寵。」(鄧)

• 黎執事與同會的王守照執事於9月8日下午2時半在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


  • 01 黎執事(第一排左二)參與聖家堂的青年培育活動
  • 02 黎勢海執事(左二)為聖家堂的彌撒襄禮,中間為湯漢樞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