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 ·活】壓破的蘆葦,祂不折斷
最近接觸一位七十歲女病人「求死」的個案,病人的丈夫每天不辭勞苦到醫院探望,令人動容,他們結婚四十多年,二人同甘共苦, 凡事以對方的利益優先,犧牲自己,成就對方。
我一向不贊成安樂死,現在立場沒改變, 但對提出「想死」的病人多了一份接納及同理。很多時,對於別人的痛苦,第三者當然較容易接受,但為當事人,病人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一直堅持到今時今日,他們曾經掙扎、努力過,但仍不能挽回,病人只是馴服於生命的限度,或者是受苦者求救的悲鳴。
生命很脆弱、渺小,但人的生命力也很頑強,這位婆婆肉體上受盡痛苦,得到丈夫的陪伴,親友的關懷。有愛,再痛也不苦。當心愛的親人彌留之際,即使有再多的不捨與心疼, 但有丈夫守在旁邊,握著她的手,走最後一程,亦是一件安慰的事,並讓我體驗到天主的憐憫和慈悲:「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瑪十二20)天主渴望每個人都得救,那怕身患重病,將死的脆弱生命,就像將死的蘆葦和將滅的燈心,就算最微小脆弱的生命,天主必照顧到最後,因祂的慈愛永遠常存。
與病人一起走過人生的最後階段,我上了生命重要的一課。生命有限期,所以要珍惜眼前人,我要向我最親愛的家人、朋友表達我的愛,活在當下,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愛要及時,或許心聲下一秒已變歷史,遺憾總來不及彌補,別到失去了才後悔。
兩夫婦始終有一個要先走,留下的那個會很痛苦,所以我希望丈夫先走,我寧願自己難過,好過他為我難過。有信仰的力量,我們容易走出哀傷與孤獨,明白死後有永生、喜樂圓滿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我們可以懷有盼望及平安。未亡人最重要照顧自己,不要帶遺憾, 生前親口道愛、道謝、道歉、道恕、道別。給亡者最好的禮物是放手,當摯愛已準備好去見天主,生命走到盡頭時,不必強留,因為他只是回到天主身邊,有天主的照顧,我更放心, 期待在天鄉重聚。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