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天主教愛的教育

期數
4205期
刊登日期
2024.09.20
主曆
2024年09月22日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社論天主教會在香港辦學,已有超過180年歷史,傳教士早在1843年,開辦了第一所中國男童學校。1848年,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從法國來香港,是首間來香港傳教的女修會。她們最初在灣仔負責照顧棄嬰,其後成立聖童之家,以便照顧和收容更多兒童。到了1860年,第一批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修女抵港,開始從事教育和社會服務工作。此後,不同的男女修會相繼來港傳教和從事各項服務,特別是創辦學校,讓適齡的孩童接受教育,學習知識,藉著教育讓人掌握自己的人生。

知識豐富了人和社會的發展,改善生活,教區將每年九月的第四主日定為「教育日」,希望藉此提升教育的地位。天主教會目前是香港最大的辦學團體之一,現時全港的天主教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專等,一共有249間,分別由教區、修會團體、香港明愛、信徒團體主辦,而教區學校則是天主教教育事務處負責管理。

天主教學校的辦學宗旨,是本著主耶穌所教導的愛、寬恕和服務而行,除了教授中、英、數等學科的知識,還透過倫理和宗教教育,培養學生的靈性修養,積極發展全人教育,特別是幫助學生建立出正確的價值觀和同理心,明辨是非、關懷弱勢社群。學校將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即真理、公義、愛、生命、家庭融會於各學科之中,傳授給學生;透過學校教職員的身教與言教,並在校內提供一個充滿信任和關愛的環境,讓學生可以無憂無慮地學習,從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良好公民。

今年教育日的主題,取材自本主日的福音「你們在路上爭論了甚麼?」(谷九33)福音講述耶穌告訴門徒自己將受苦難甚至死亡,最後復活過來,但門徒不明所以,甚至爭論誰最大。其實,門徒的不明白是源於他們不能接受耶穌既是君王,為何要遭受磨難。若將這些放在現今社會,我們不妨讓學生明白,耶穌基督所說的君王榮耀,並不是僅僅停留在物質或權力,而是超越一切,轉化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天主教教育最重要是教導學生活出基督的精神,將人的真、善、美、愛實踐出來。在學校,老師們自己應該先認清學生的真正需要,耐心聆聽他們,避免以成績優次將學生分成等級;同學們在老師的教導下,做到互助互勉, 成為待人如己的好夥伴。

盼望所有教育工作者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能夠讓孩童快樂地成長的伊甸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