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從衝突到共融》中 有關信義宗與天主教就 「聖洗禮:合一與共同紀念的基礎」之對談(下)

期數
4206期
刊登日期
2024.09.27
作者
王家輝牧師
主曆
2024年09月29日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編者按:今年是世界信義宗聯會與天主教宗座共同簽署《因信成義╱因信稱義聯合聲明》25周年紀念,本報由5月起,每月刊出一篇相關文章,以作分享。本文上篇,請參閱2024.09.08出版之公教報。

施行聖洗既是基督的吩咐,也是從基督裡獲得新生命的記號,當中包含下列的意義:

1. 參與基督的死和復活(羅六3-5,西╱哥二12);

2. 更新、赦罪、清潔(來╱希十22,彼前╱ 伯前三21,徒╱宗廿二16,林前╱格前六11);

3. 聖靈╱聖神的恩賜(林後╱格後一21-22, 弗一13-14);

4. 與基督的身體結合(弗四4-6);

5. 天國的記號(無分彼此:加╱迦三27-28, 林前╱格前十二13)。

除了上述所列的聖洗各種意義之外,所有教會都承認,接受聖洗帶來的救恩,是必須具有信心的。聖洗並不是短暫的經驗,而是在基督裡不斷的成長,信心也隨之而增長。這一切會在信徒的生活中反映出來,大家努力完成上主的旨意。

至於聖洗的施行( 包括成人和嬰孩洗禮),在任何一個完整的聖洗中,一定會做到以下各項:宣讀和聖洗有關的經文;懇求聖靈╱聖神降臨(同在),棄絕罪惡;承認對基督和三一上主╱三位一體的天主的信仰;用水(可以是浸於水裡或以灑水方式);宣告受洗者新的身份——上主的兒女和教會一份子, 被召為福音作見證。有些教會認為須有聖靈╱ 聖神的印記和參與聖餐╱聖體聖事,才能完成聖洗。

至於施行聖洗的方式,浸洗或灑水方式也是有效的,然而「重洗」的做法是有商榷的餘地。皆因按照以弗╱厄弗所書436節所載「身體只有一個,聖靈╱聖神只有一位,正如你們蒙召,是為同有一個指望而蒙召,一主, 一信,一洗,一上主——就是萬人之父,超越萬有之上,貫通萬有,在萬有之中。」

其實聖洗的意義大於施行的方式,而更重要是受禮者通過聖洗確定其藉聖靈╱聖神重生,往後的信心亦能繼續增長,與其他在主裡的弟兄姊妹共同努力實現天國於人間,這才是最珍貴的。


  • 天主教香港教區與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屬下的神學對談小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