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輕狂】演奏〔作者︰陳雋騫〕
期數
4207期
刊登日期
2024.10.04
作者
陳雋騫
主曆
2024年10月06日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鋼琴王子,請問學音樂最重要的是樂理?還是技巧?」最近遇上幾位新手家長,都是問這一個問題,我亦當然細心解釋:都不是, 最重要是演出機會!有學樂器的便知道,把考琴的曲目,在考試前先來一次有觀眾的演奏,經歷過這一次演奏經驗後,考琴的一刻必定演奏得更好,更得心應手,考琴前的緊張程度亦會大幅度降低。「我不是怪獸家長,所以我不打算讓孩子考任何樂器試,那麼最重要的是甚麼?」仍然是演奏經驗和機會!
上樂器班或或找私家老師,目的都是學演奏樂器,但令到興趣可持續、令孩子更想發掘,我認為就是參與各式各樣、大型小型的演出經歷,實踐所學到的,感受舞台的威力!「甚麼威力?」第一,將會踏足舞台演出,這就是目標;第二,有了目標,便會自發地練習,這就是責任感的培養;第三,到演出當日,必然會緊張怯場,於是每一次都要學懂即場協調情緒,這就是踏出獨立的第一步;第四,每一次的演出,不論好與壞,經歷都是屬於自己的,於是每次都會反思下次如何進步,這就是自我檢討的習慣;第五,獨奏演出外,還有小組或大樂團合奏,不想失禮便要先練好琴,互相聆聽對方的音符、一起看指揮,這種牽涉情感、藝術審美、音樂技巧的團隊合作,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團隊合作精神;最後,與團隊一起拿著樂器、帶著自己學到的音樂,一起走入社區,以音樂作媒介、生命影響生命。
可見這是一個循環式的過程,由始至終都是拿著同一件樂器,但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其實無形中已經改變了自己、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家庭、亦不斷在改變世界的能量!這份經歷,就是全人教育。「你多窿路,我們不是音樂世家,很難找到演出機會呢!」那麼你不妨嘗試把琴技奉獻給教堂當司琴,保證搶手!
- 鋼琴王子陳雋騫在商場演奏成名、在教堂司琴成長,最大成就是兩女之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