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讀書】人人都祈禱, 大家真是懂得祈禱?〔作者︰葉寶琳〕
人人都祈禱,真是每一個人都懂得祈禱? 這本書是為拒絕祈禱、害怕祈禱,但願意祈禱的人而寫的。作者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神父為美籍耶穌會會士,是《紐約時報》的暢銷獲獎作家,他的文章廣泛地刊載於全美的報紙、雜誌和網站上。教會和神長常常鼓勵我們祈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和天主擁有獨特的個人關係,天主想和我們建立關係,我們也想和天主建立關係,天主便以獨特的方式與每一位個體相遇。同一篇讀經,會有人「左耳入右耳出」,也會有人感動得淚流滿面,這就是天主與我們的連結方式。
最初,我們都很易進入懇求式祈禱,要麼求天主讓我們的生活平安順遂,或讓困難得以解決,可是通常祈求的東西不能達到,這讓我們感到困惑,甚至令信仰動搖。聖經不是說「你們求,必要給你們」嗎?(瑪七7)馬丁神父也不懂回應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只能說這是奧秘,馬丁神父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和天主的關係只剩下祈求,那就不是朋友的關係,他更相信天主會以對我們最有益的方式回應,但我們不知道是如何進行的。
祈求以外,我們也會以自由方式祈禱,但面對自己最私密,或是「暗黑」的一面時,就不敢和天主坦言相告。可是馬丁神父告訴我們,在祈禱中,誠實比客氣更重要,雖說沒有錯誤的祈禱方式,但第一步就應把天主視作一個無所不談的好友,以愛的眼光,向上主訴說自己,讓祂更了解你。這種祈禱方式最初看似單向,但慢慢便會發現祈禱會由對話到聆聽上主,與上主同在。
不是嗎?雖然我們難以直接聽到天主的聲音,但不是也常常感覺到天主好像和我說話, 突然有一種共鳴進入靈魂嗎?
馬丁神父非常具體地提出省察的步驟:臨在、感恩、回顧、懺悔、和求恩。臨在是敏銳於自己處身於的當下:時、地、人,以上主為中心,有意識地記住我在上主面前、上主與我們同在;感恩不必只為重要事件,就算是簡單的事如上班沒有塞車,平常每天走過的路旁邊小花盛放,都可以感恩;日常生活往往會將工作和事工掩蓋一整天的印象,但回顧和省察能夠幫助我們重新發現值得感恩的一瞬間,讓我們留意天主在過去一天在我身上的作為,累積下來,就能見到天主在我生命中走過的路徑。
馬丁神父在書中說:「你所尋求的,正在促使你去尋求。」我們的渴望從天主而來,天主同時呼叫我們的渴望。祈禱就是最重要的連結方式,誠意向各位推介這本書,讓我們懂得透過祈禱,讓天主天天和我們在一起。
寫給所有人的祈禱書(上):建立你自己的天人關係
出版社 光啟文化 / 作者 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 SJ) / 譯者 漢河 /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 定價 $93 / ISBN 978-626-7272-21-3
- 本專欄與「靈火讀書」專欄輪流刊出
- 葉寶琳,塔冷通心靈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