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組織杏林義工 紓緩勞工身心痛楚

期數
4207期
刊登日期
2024.10.04
主曆
2024年10月06日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2.01_500(本報訊)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與聖雲先會香港中央分會合辦「中醫針灸義診服務」,逢週三在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服務保安員,從本年3月開始,截至8月底服務了349人次。

中心主任畢雁萍指出,保安及清潔等行業工時長,勞動量大,「可惜不少工友沒為傷患求醫,自行服用成藥。義診服務不單讓他們紓緩疼痛,也旨在提醒他們愛惜自己的身體,並體現教會對工人尊嚴的重視。」本頁圖片/檔案 - 02.02_500

勞工牧民中心近年致力推動社會改善保安員在颱風及極端天氣下的保障,畢雁萍表示,「部分保安工友要在颱風下花上三小時輾轉前往工作地點,當值十二小時令他們身心俱疲;下班則要自付的士費用,對他們是重擔。」中心同工讓前來接受治療的保安員認識勞工權利,並透過牧民關懷,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

「有工友以往因為疼痛及壓力而失眠, 現在已回復好眠。」她表示,義診需求殷切, 每位求助者可接受最多八次的治療,若有需要可再次輪候服務。長者教友譚玉玲退休後轉職為保安員,腰患令她不時承受疼痛,有時如遭針刺,「保安同事參與牧民中心的活動後,被同工的關懷打動,便介紹我前來接受治療。針炙紓緩了我的痛楚,醫師亦用心聆聽⋯⋯」她表示,保安員經常上落樓梯,大多患上膝蓋勞損。本頁圖片/檔案 - 02.03_400

教會團體合作 擴闊受惠層面

擔任義診的兩位中醫師,來自聖雲先會奧撒南綜合服務中心(下稱「中心」)義工團隊。中心為有需要的長期病患者及貧窮家庭贈醫施藥,提供中醫藥物和針灸服務,服務對象不分宗教信仰。聖雲先會香港中央分會長孫漢華表示,「聖雲先會希望透過這次合作,把服務對象擴展至身體勞損嚴重的工人,聖雲先會及勞工牧民中心因著這次合作,擴大了服務接觸面,相得益彰。」

義診醫師之一的盧鑑泉成長於石硤尾,深明基層工人的困難,他希望幫助貧苦者紓緩身心痛楚,「令我難過的是,有一位80多歲的長者仍要擔任保安員謀生,他肌肉流失嚴重,治好了關節後,其他痛症卻浮現出來。」非天主教徒的盧醫師深信不同信仰的人可以衷誠合作,幫助貧苦者走出困局。(鄧)


  • 01 義務中醫師為保安工友診症
  • 02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與聖雲先會成員及義工;畢雁萍(後排右一)與盧鑑泉醫師( 後排右三)。
  • 03 義診服務海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