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明愛荃灣廳堂 荃灣劏房街坊的第二個「家」
對街坊而言,居住在劏房似乎是無可奈何的選擇。衛生環境差,空氣不流通,家庭成員容易生病。家中設備不足,欠缺獨立廚房洗手間,煮飯、洗衣、做功課都充滿考驗和挑戰。
基本的生活質素、有尊嚴的生活
廳堂這個家只是讓他們實踐一般家庭可作的事。走進廚房,媽媽可煮出各式各樣的佳餚;走進飯廳,一家人可共晉晚餐;走進洗衣房,家人可以把家中衣物洗得潔淨如新,烘好的衣物,讓大家有溫暖的感覺;走進客廳,爸爸可以坐在沙發看電影,在辛勞工作後坐上按摩椅好好休息;走進溫習室,孩子可以獨享合適的桌椅,把功課做好;走進遊戲室,孩子們可以拋開讀書的壓力,好好玩樂一番。
不同劏房住戶成為了家人
廳堂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由個人和不同的家庭連結成群體,彼此像家人一樣關心照顧,建立堅固的支援網絡。遠親不如近鄰,在需要時,可以在此得安慰或支援。大家可以互相依靠,身心的壓力也減少了。大人及小孩都願意為這個家付出及貢獻,學會與人分享及珍惜這個「家」。廳堂彷彿把不同的劏房戶串連在一起。當小朋友得不到照顧時,其他「家人」總會代為照顧。社區資本就是這樣築成。
建立自信,發揮所長
廳堂內每位街坊都是瑰寶。經年累月,大家的潛能及才華漸被發現。當中隱藏著甜品師、烘培師、瑜伽導師、美容師及廚藝非凡的廚師。令人鼓舞的是,甜品師Kimmy在2024年5月踏上創業之路,成功辦理公司註冊,展開了獨特的創業旅程。從一位居住在劏房的家庭主婦,搖身成為老闆。她的回報不僅在財政上, 更重要的是獲得了認可和肯定。
堂區及社區伙伴協作
回顧過去一年,廳堂得到來自教友、堂區、修女以及社區熱心人士、基金會及商界的廣泛支持。他們捐贈物資、提供英語學習、籌辦節慶活動,甚至與外國青年交流。社區內, 不斷有支持者,從GREEN MONDAY的新鮮蔬菜到週六的加餸盒。「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的合作計劃,為劏房街坊提供健康檢查及九個月的跟進服務,全面地照顧及支援荃灣區的劏房家庭。
總括而言,廳堂不僅是社區內提供設施的地方,更是一處有愛的家。這個家讓人們擴展親友圈,擴大社交網絡,獲得充份支援。更重要是大家發掘到各自的能力,並加以發揮,建立更多社會資本,為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 01及02 寬敞的空間,重新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質素及居住的尊嚴。
-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