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同行】第十六屆世界主教會議 第二會期會議工作文件簡介(六)〔作者︰鄭小慧〕
「文件」的第三章,焦點轉向「場所」,強調場所在教會傳教使命中的重要性。教會不應只被視為靜態的層級結構,應被理解為基於合一與團結的關係網絡。這章的反思議題有四點:
1. 共同旅程的領域
教會的傳教使命需重視地方與文化的重要性,根植於具體的場所與歷史背景。都市化與全球化使人們的歸屬感和文化結構變得多元,教會必須重新理解「場所」的意義,超越地理界限, 建立活躍的關係網絡。數碼文化的興起影響著人們的時間和空間感知,教會該適應這一變化。共議精神確實要求教會進行改革,並強調與信徒的相遇。這一進程不僅不會削弱教會的合一,反而能更好地表達天主子民的多樣性和普遍性,彰顯教會合一的標誌。
2. 在一體及唯一的天主教會中的各地方教會
地方教會是體驗整個教會共議性傳教生活的核心,堂區和基督信仰團體促進信徒的共融與參與。當前,地方教會的多元性不再限於地理界限,而是更注重團體之間的連結。為了推動共議性,必須重塑牧靈機構的運作,確保成員能有效地代表團體服務社群。建立牧靈委員會網絡並擴大諮詢範圍是促進包容性教會生活的重要步驟。
3. 塑造教會合一的連繫
地方教會作為共議性傳教生活的核心,強調教會之間的關係和環境的特殊性。共議性方法能克服對一致步調的期待,視差異為多元性的表達。主教團和東方聖統組織是建立連繫與分享經驗的重要工具,需重塑其運作以適應多樣社會文化。建議透過教會集會和主教團會議進行有效的諮詢與決策。此外,地方層級的對話應持續進行,鼓勵信友參與,以反映教會的多樣性。
4. 羅馬主教為合一服務
共議性教會要成為傳教使命的典範,需重新審視共議精神、主教集體性與宗座首席權的結合。共議進程顯示,各地方教會擁有獨特的傳統,卻須在伯多祿聖座的指導下維護統一。羅馬主教作為合一的象徵,應促進教會的共議行動。根據教宗方濟各的建議,主教的責任應反映良好的權責分配,並考慮社會文化的多樣性。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是實踐共議精神的關鍵場合,應轉化為持續的教會進程,促進基督徒合一運動,並鼓勵開放真誠的對話,以實現真正的大公主義與共融。
結論
教會應致力於建立彼此關係,見證基督信仰的啟迪,並成為窮苦人的避風港。通過共議性進程,成員在聖神引導下共同承擔責任,推動轉變,為世界的創傷帶來醫治與希望。
•逢第二、四主日刊登
- 鄭小慧,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