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廣告兩則〔作者︰關傑棠〕
最「差」的廣告可能是最成功的廣告,因為它已達到傳遞訊息,引發購買意慾的功效。早前有個具爭議性的創作在電視熒幕登場,值得注意。從道德立場去看,意識非常不良。由男性角度,則簡直是把兄弟們貶為「老婆奴」。由女性心態回應,原來我們的姊妹既刁蠻,又拜金。兩位主角誇張的演技實在引人發笑。故事內容圍繞美國期貨股票(美期)與美女名字美琪(Maggie) 兩個同音廣東話引爆的笑話與誤會,廣告創作人很棒⋯⋯
廣告是商業社會的必然產品,它向群眾推介產品時的「正確性」有商榷餘地。然而在接觸消費者過程中,實在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政府要立法規定,宣傳內容不能與事實相距太遠,否則將觸犯法規,在保障市民權益時,犯下失實的罪過。不過世界之大,每天發明及生產的東西多如北斗繁星,實物如是,網上虛擬世界更加容易使人掉下受騙的陷阱。無他,都是對準人性貪婪的弱點。視覺領域如是,聲音的力量一樣出色。
第二個廣告未必廣大群眾接觸到,而是上慣電影院的才有機會看到。設計廣告人士必須面對觀眾的轉變而求突破,這點本無可厚非。然而在求變心態下,他/ 她們常常疏忽了道德的底線。電影開始前,提醒在座觀眾有如下幾點:
(一)關掉手機, 因為不准談話影響別人。
(二)不准偷拍錄影,我們要保護知識產權。
(三) 如果是「三級」, 未足齡人士要離場。
(四)可以飲食,但要購買戲院提供的。
(五) 等等⋯⋯
這些都是好的提示,不過有院商疏忽了暑假期間,大部分觀眾都是我們香港可愛的小朋友⋯⋯
早幾年有段精靈活潑的卡通人物開場白廣告,配上琅琅上口的兒歌,傳達訊息;相信大家仍印象猶新吧!可惜人看慣了,又要尋找新的突破。這回新的創作便出了點兒亂子,話說一男一女去看戲,本來不認識,但這對年青朋友在「緣份天空下」居然常常各自購票入場,又居然可以坐在一起;因而引發一段私下執法,提醒講電話的人要立刻熄機,並一起分享「爆谷」的姻緣。最後全場觀眾手執一桶「爆谷」,歡樂地投入電影⋯⋯
且慢,還有一小段更精彩的,便是兩個男生一起分享、擁抱和親吻,雖只短短十多秒的影像,已清晰傳達了一個今天城中的熱話 : 同性戀可以公開嗎?這兒我要指出的是成年人世界有他/ 她們的行為規範;但對坐在戲院裡的「小」觀眾,心智仍未成熟,他/她們能否解讀上述的訊息?我真不希望香港會有那一天淪為北美洲的翻版。兒童有權選擇自己的性傾向,就算老師覺察學生有異樣,也不得告知家長,事關這是侵犯孩子的人權!這是怎麼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