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傳遞希望傳送愛

期數
4212期
刊登日期
2024.11.08
主曆
2024年11月10日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社論在過去兩、三個星期,有不少堂區的兄弟姊妹不遺餘力地銷售明愛慈善獎券,而由上週末(113日)開始,香港明愛一連三個主日舉辦慈善賣物會,今年九龍區重回旺角花墟公園,場地更闊落,參與攤位的堂區、教友善會和天主教學校的數目亦大幅增加。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大眾經已走出疫情的陰霾,重新投入往昔的社交生活。當然, 基本的個人衞生意識和行為仍需要繼續保持,才能遏止疫情再次席捲香港。

過去半年,教區籌辦了多個大型活動,包括教區兒童節、教區青年節「拾光者傳說— 破曉之聲」及各總鐸夥拍當區的天主教學校一同慶祝傳教節,而世界窮人日亦在兩星期前啟動,這一連串的活動,實際上是環環緊扣,讓教友動身去履行傳教的使命。以教區兒童節為例,除了8 名兒童代表香港遠赴羅馬參與教宗主持的彌撒,教區於本地亦推出多項以兒童作為對象的活動,例如祝福大使派遣禮、明供聖體、泰澤祈禱,甚至讓孩子們與夏志誠輔理主教和周守仁樞機真情對話,純真的小孩子甚至給堂區提出具體的建議,箇中內容教人驚喜。

的確,兒童的信仰培育非常重要,因為他們一旦升上中學,有機會被派到非天主教學校就讀,信仰的心火可能會從此熄滅。要延續他們的信仰培育,便只有靠家庭(父母)和堂區維繫,當然,朋輩也是一項影響因素。教區也留意到兒童的信仰培育,特別成立了教區兒童牧民發展小組, 籌劃及展開相應的培育活動。

早前的傳教節慶祝活動,有別於以往在政府大球場舉行全港的傳教節慶典,改由各個總鐸區各自舉辦慶祝活動,這模式讓總鐸區內的堂區教友和學校的師生有機會接觸,互相認識,特別是讓尚未認識天主的人有機會走在一起,透過參演音樂劇、籌辦攤位遊戲及綜藝嘉年華匯演、探訪區內有需要的人等,這正好帶出傳教節的精神—走出去,向非教友傳遞天主愛的訊息,讓更多人認識天主。

2025禧年以「希望的朝聖者」為題,教宗邀請信友於禧年內要成為別人「希望的標記」,關顧的對象除了兒童、青年和長者,還包括在囚人士、病患、移民及難民、窮人、家庭和受造界。就讓我們謹記懷著望德,給他人傳遞希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