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學懂生命學懂性 明愛「愛與誠」綜合性教育計劃

期數
4213期
刊登日期
2024.11.15
作者
歐陽瑞權
主曆
2024年11月17日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14A_500共用圖片/檔案 - 明愛「生命源動力」性教育互動體驗工作坊是我們為幼稚園高班至初小同學而設的活動,活動分成三部分:精卵小劇場、成長印記及身體保衛戰。讓學生認識精子、卵子在母親的身體內相遇結合的過程,知悉生命源於最健康的卵子及最優良的精子結合,加上天主的祝福,讓小生命在媽媽母腹內成長、再而出生。我們期望透過活動可以讓學生認識生命起源的奧妙, 亦會學習小生命—胎兒在媽媽肚腹的成長歷程,認識出生後小嬰兒只會手舞足蹈、發出聲音至現在伶牙俐語,奔走跑跳的成長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當中有不少人給予的有行動的愛,讓小生命茁壯成長,塑造成現在一個獨特的自己。明白不論自己或別人的身體和生命都需要得到保護、尊重及愛護。

在活動中,統計學生曾否問父母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學生都有不同的答案: 「喺媽咪個肚度嚟」、「割開一刀攞出嚟」、「淘寶嘅贈品」、「醫院垃圾桶執番嚟」等等。當然,有部分是正確的,但部分答案相當有「創意」,表面上看似好笑,但實質令人心酸,當父母告訴孩子生命的誕生是「贈品」, 是「垃圾」,又怎能期待他們相信自己的生命是珍貴及需要保護呢?

不同的活動體驗, 都會令孩子產生好奇,在介紹胎兒成長的歷程時,我們會將不同週數的胎兒模型讓他們傳閱,透過觸模、觀察,配以聲效,引起他們對生命的好奇心。孩子們很想知道胎兒如何呼吸、如何大小二便、他們是否需要上學、在媽媽的子宮中會否很悶等等。這些體驗會帶給他們一些新的發現,原來我是透過爸媽愛的結合而來、原來我的出生及成長是得到很多人的照顧、原來我是可愛的。

曾經有家長擔心孩子會否將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常常掛在口邊,帶來一些尷尬的情況,答案是不會的。在工作坊前,我們都建議先舉行一場家長講座,除了讓家長認識活動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背後的價值觀、回應孩子問題時的態度,以及應有的知識和技巧等。我們建議可以從回顧媽媽懷孕的照片開始,一同回顧生命的起始,當孩子提出問題時,直接的回應孩子的疑問,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及讓他們懂得尊重的重要。

我們相信,與孩子談性,說的是愛。性教育不只是知識的教育,更是「愛」與「生命」的價值教育。

歡迎瀏覽明「愛與誠」綜合性教育計劃網站,好書共享及家長天地部分本頁圖片/檔案 - 14A_QR


  • 圖:認識小生命的成長過程
  • 明愛家庭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