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足跡】利瑪竇中國傳教之旅(九十五)

期數
4214期
刊登日期
2024.11.22
主曆
2024年11月24日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

共用圖片/檔案 - 傳教足跡本頁圖片/檔案 - 13A_5001584年,卡布拉耳神父稱讚肇慶,當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土地肥沃,生產出豐富的農作物。當地的物價相宜,消費更是澳門的半價,就是都堂大人也居於肇慶,所以有不少官員經常前來相聚。按照慣例,官員需要每月拜會都堂大人,而官員在就職及結束公務時, 也需要前來拜會都堂大人。他們探訪完都堂大人後,均習慣前往神父會院參觀,他們最欣賞外國人的玩意,特別是三稜鏡,可以變出各種顏色;還有由利瑪竇神父以中文繪製的世界地圖。神父們深知官員的喜好,特意給每一名官員送上地圖,官員亦熱情地款待神父,對他們刮目相看:要知道當時官員輕視僧侶,認為他們管理寺廟不善,也不談來世,但他們卻非常重視神父們,此舉讓當地人民大感驚訝。

神父們獲贈房子,位於郊區,環境優雅, 鳥語花香,予人舒服的感覺,所以官員很喜歡到訪那裡,參觀該處的鐘塔和神父的房舍。房子用磚和石灰造成,在設計上中西合壁,但地方頗狹小,沒有地方設置教堂,卡布拉耳神父表示,待日後經濟充裕,才增購平房,修建教堂和花園。他安排妥當地方後,給羅馬總會長撰寫信件, 請求派兩名具才德的神父前來, 鞏固傳教區的傳教工作。有前來參觀的官員曾經告訴卡布拉耳神父,兩名新奉派前來的神父,一人可以前往北京,另一人則留在肇慶協助傳教。

卡布拉耳神父續說,要維持神父們的開支也不容易,特別是興建房屋及在各地設立會院,一直靠著恩人和葡萄牙人的捐助,還有神父們的旅費。然而,他向總會長解釋,中國人猜疑洋人,為避免麻煩,建議神父們減少跟葡萄牙人接觸。另外,他建議神父們學習中式打扮,改穿中國式長袍,頭戴方帽。當時羅明堅神父向中國朝廷申請一塊地,以便建立會院,並鼓勵神父們努力學習中文。當時葡萄牙國王和西班牙國王均派出特使,帶上貢品前往中國,向中國示好,希望雙方建立合作關係。卡布拉耳神父表示,自己已適應了當地的生活,他衷心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蓋建一間聖堂,讓當地更多民眾皈依天主。

•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羅漁譯, 《利瑪竇書信集(下)利瑪竇全集4》, 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1986。


  • 圖:北京教區東交民巷聖彌厄爾堂 (圖:creative commons 3.0)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