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亮普世心靈的火焰(下)
(編者按:本文上篇請參看2024.11.10出版之公教報)
第四及第五天的主題為「喜樂的加爾默羅成員是變幻俗世的見證人」:個人與基督的相遇及追隨。這是畢生學習的加爾默羅的理想生活模式。我們的團體會規道明:召叫是成為基督肢體。默觀,轉化是成聖必經之路。成聖是被不可言喻的主愛所轉化:我們的眼,思想及心扉為身邊的人所開放。良善及憐憫是默觀要素,照顧被人視為遠離主內病弱的肢體,是在人群中欽崇我們的主。被視為患病的肢體有墮胎、無約束的婚姻關係、雙性取向或跨性別文化、毒癮及色情瀏覽等。加爾默羅會成員要踐行「我不在世界上了,但他們仍在世界上,我卻到你那裡去。」(若十七11)我們應懂得選擇及重視作為基督肢體身心靈的原型健康,這是我們領受聖體聖事的奧秘。我們唯主是依,非以自我中心使用主愛。
金口聖若望曾說道:「當看到一個非常美麗的身體時,我感到有動力去榮耀造物主。看到這一切,他對上主的愛增加到了流淚的地步。任何在這種情況下持守這種想法的人,在復活之前就已經復活了。」成為加爾默羅會成員、工作機構、教會成員和與家人相處,我們身兼多重身份。為了彼此成聖成為基督肢體,我們要互相學習如何去深愛主。在愛人前,不論被愛的人作甚麼,也會好看可愛,時常記掛為其好處著想。主是我們最愛的那位嗎?我們感情如何?不論我們給祂的愛多深,祂已愛我們至極點。
聖十字若望「每天傍晚的反思只以愛去衡量」手足情可由良善去發現喜樂,公義、希望及憐憫中得以豐厚增長。聖瑪爾大及瑪利亞在接待耶穌的取態上,我們會看到甚麼?好與壞?或是她們對主的誠樸之心, 感恩及著眼於轉化過程的領受?我們害怕改變嗎?聖德肋撒里修說:「請記得主沒有輕視任何我們為愛所做的。」我們不要以年輕為藉口,以微不足道的而不為。轉化是否視改變為破壞感到恐懼、而埋沒良知、破壞或為不想改變而啞忍漠視。
我們的心火為誰常存?為何傳承?以甚麼作燃料?燃燒至極化為灰燼,這轉化為你默觀生命主的臨在有何意義?
- 圖:加爾默羅香港第三會成員:聖像畫員吳景萍(右二)MARINACARMELCINDY與其他與會者
-
加爾默羅香港第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