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禧年和全人發展

期數
4216期
刊登日期
2024.12.06
作者
葉劍青
主曆
2024年12月08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KKP reNew-義筆今個星期日是將臨期第二主日,還有十多天我們就會迎接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大日子。同一天1224號教宗在羅馬就會打開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正式開始二十五年一度的2025 禧年( Jubilee Year)。禧年的起源可追溯至舊約聖經 。上主在西乃山訓示以色列民族,其後梅瑟律法為猶太人規定了一個特殊的年份:「祝聖第五十年,向全國居民宣布自由;為你們是一喜年,人各歸其祖業,人各返其家庭。」(肋二十五10)。這年的慶祝還包括將土地歸還原主人、免除債務、釋放奴隸,且讓土地休耕。在新約路加福音記載中,耶穌基督就是完全實現舊約禧年的那一位,因為祂來就是要「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依六十一1-2)。

《 望德不叫人蒙羞》(Spes non confundit) 是教宗方濟各於今年5月頒布的詔書,主題取自《羅馬書》。教宗藉此宣告2025年將慶祝禧年,今個禧年的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旨在為世界帶來希望的恩典,如在監獄中開啟一道聖門。按照禧年的傳統儀式,教宗規定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將於20241224日開啟,至202616日大殿的聖門關閉,正式結束禧年。教宗呼籲世人要在時代的標記中認出希望,特別是在戰爭悲劇中實現和平。他鼓勵重新找回熱愛生命的熱情,並強調信友團體和公民社會應該支持年輕人養育子女和被遺棄的老年人,教宗也提出了關懷,呼籲建立國際間的聯盟,以對抗貧窮。他特別邀請富裕國家免除貧窮國家的債務,並應將資源用於設立世界基金以消除飢餓。教宗希望2025年的禧年能幫助每個人重新找到信心和希望,促進人的尊嚴與受造界的尊重。

教宗所帶出禧年的信息, 和全人發展( Integral Human Development)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香港教區的全人發展委員會兩年前由原本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改名而成。這個名稱轉換也和梵蒂岡羅馬教廷於2022年修訂的16個聖座部會之一的促進全人發展部( Dicastery for promoting Integral Human Development )互相配合。全人發展不只是每個人的全面發展,也針對全人類及群體的整體發展。基督徒作為「希望的朝聖者」在邁向成聖的道路上必定有愛主愛人這個層面,藉著每個可能的機會,關心身邊被忽略的弟兄姊妹,也關心和消除對人的尊嚴及權利造成壓迫的文化和體制。

聖座促進全人發展部所列明的宗旨及方針包括促進每個人由上主賦予的尊嚴,及和此相關的人權、健康、公正與和平。它主要關注經濟和工作有關的事務、照護受造界及地球作為我們的「共同家園」、亦留意處理難民和人道危機狀況。其實大公教會在梵二後已更關注人的整體發展情況。聖教宗保祿六世於 1967 年發表的《人類發展通諭》,提出教會在面對整體人類發展的問題需要思考和承擔更多的責任。他特別提到國際社會公義及和平的重要性。社會不應只著重經濟發展,更應兼顧人的精神及靈性層面。他提倡全面的(full-bodied)人文主義。只有透過關顧人類整體,留意天人共融,人類才可以超越自身,成為真正的人(Man becomes truly man only by passing beyond himself)。祈願主內的兄弟姊妹在將臨期中繼續懺悔、反省、更新;心懷喜樂迎接基督降生,抱著希望進入禧年。默想聖言成了血肉的奧蹟,愛主愛人,繼續開展我們在基督內的新生命。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