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擁抱共議同行

期數
4216期
刊登日期
2024.12.06
主曆
2024年12月08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社論教宗方濟各正式將世界主教代表大會有關共議同 行的最終文件,納入伯多祿繼任人的一般訓導,該文件於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簽署,文件反映全球的辨別的成果,包括神職人員與平信徒在聖神的帶領下,呼籲教會在當今急速改變的世界中如何深化共融、參與和使命。

主教代表大會於202410月閉幕,但並非終點, 反而是一個起始。教宗強調,共議同行的過程必須持續下去,全球各教區需有創意地實踐文件的訓導,確保共議教會的願景得以實現——一個能聆聽、分辨並共同行動的教會,並能靈活回應地方需求。特別是主教們肩負著推動更新的責任,同時確保透明度和問責。他們在進行定期朝聖訪問教宗時,應包括報告在邁向更充滿活力的教會旅程中所遇到的挑戰與成果。

這份文件的一大特色是呼籲作大膽的牧民創新。教宗鼓勵在共議的文本所概述的原則基礎上,發展新的牧職和傳教活動,並因應各地區的獨特情況加以適應。這種方式體現了在統一與多元之間的平衡,提醒信友真正的共融,擁抱文化和禮儀差異的豐富性,正如教宗在《愛的喜樂》勸諭中所指出的,教會的合一並不要求完全一致,而是在聖神的引領下,在多元中和諧共存。

共議願景還具有強大的合一幅度,邀請教會與其他基督宗教團體進一步合作,一同追求合一與使命。這種言行一致的努力,強化了教會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的見證,透過集體承諾展現福音改變人心的力量。

對於亞洲教會來說,共議同行的召喚深深切合現實。我們文化多元、地理廣闊,為福傳帶來無限可能與挑戰。教會必須以創新的方式接觸信友,賦予平信徒更多領導的機會,並在宗教與社會的多元背景下促進對話與理解。這趟共議的旅程,要求我們反思如何在本地教會中展現共融、參與和使命的價值。

具體的行動方向可以是給平信徒提供機會,在教會事務中擔任領袖,舉辦社區層面的聆聽與對話會面, 及積極促進與其他基督宗教的合作計劃。透過擁抱共議同行的精神,香港教會回應當地人民的靈修與社會需要提供有力的福音見證。

誠如教宗方濟各把世界主教代表大會的高瞻遠矚託付給本地教會,他提醒我們,共議的旅程需要勇氣、謙遜及信賴聖神。這是劃時代的呼召,讓教會重新審視她在21世紀的使命和身份。我們以信德回應這呼召, 共議同行,宣講福音的喜訊,建立一個反映基督的愛的教會,將祂的愛帶到世界每個角落。(SE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