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華富邨彌撒中心 呈現信仰之美

期數
4216期
刊登日期
2024.12.06
主曆
2024年12月08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10-11_1200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華富邨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部分樓宇能看到一望無際的海景,配以夕陽美景,無不讓人讚嘆天主創世之美,故有「全香港最美公屋」美譽 。在這見證香港逾半世紀的屋邨內,位於華富邨寶血小學內的華富邨彌撒中心,同樣牧養區內教友逾半世紀,在社區中呈現信仰的美。

華富邨彌撒中心(下稱彌撒中心)附屬薄扶林露德聖母堂,左旭華神父於本年10月起,出任露德聖母堂的主任司鐸,定期前往彌撒中心主禮主日感恩祭。作為「新人」,左神父對彌撒中心的第一印象是「這裡的教友關係密切,是一個大家庭。」

華富邨寶血小學創立於1968年,露德聖母堂牧民議會會長周國英表示,當時校舍尚未建成,耶穌寶血女修會便租用了華富邨華樂樓底層,作為臨時校址。神父當時也善用該空間,為教友舉行主日彌撒,直至1969年校舍工程竣工,位於校舍內的彌撒中心正式展開牧民服務。

露德聖母堂本是由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神父及修士等創立,該會於1870年在薄扶林區建成伯達尼修院,並在附近購入一座建築物作為印書館,稱為「太古樓」。方神父( R e v. J o seph Gazelu, MEP)於1885年,在太古樓旁邊建造一所小聖堂,凝聚了一群教友。小聖堂經歷了40多年風吹雨打,日漸殘破,於是建造新堂,露德聖母堂於1938 年舉行祝聖禮。

而在太古樓清拆至露德聖母堂新堂建成的這段時間,神父借用了華富邨彌撒中心肩負起聖堂的使命,也在薄扶林村昔日用作堂區診所的小屋及嘉諾撒聖心書院舉行彌撒。在該時期,彌撒中心也曾施放聖洗聖事、聖體聖事及堅振聖事。

讓居民認識天主的大愛

華富邨寶血小學的禮堂從週一至週五是學生活動的地方,到了週日則是教友聆聽聖言、與主相遇之地。彌撒中心現時每星期設有一台主日彌撒,教友在彌撒前後主動收拾場地檯椅,並分擔司琴、讀經及收取奉獻等職務;他們更會相聚分享近況,互相關懷,仿如一家人般相處。

有不少彌撒中心的教友皆是華富邨寶血小學舊生,他們憶述初期的小學校舍內設有修女宿舍,並設有一間小聖堂,修女鼓勵學生到小聖堂一同誦念早禱。今天, 宿舍已成為了學校的活動室,但小聖堂內的十字架,仍被置於彌撒中心的祭台上。

昔日智能手機尚未普及,學校舉辦的課外活動數目不算多,有見及此, 彌撒中心的教友遂為教友學生安排週六活動,例如誦讀聖經、兒童營等,凝聚了不少年輕教友。資深教友吳礎基提到,現時大約有逾70名教友定期到彌撒中心參與彌撒,當中有部分已搬遷至元朗和東涌等不同地區居住,但因著對彌撒中心的深厚情誼,他們仍定期回到彌撒中心。藉著耶穌寶血女修會、華富邨寶血小學及教友一代代的傳承,建立了這團體。

刻下,華富邨重建在即,華富邨寶血小學亦將於202829學年結束後停辦,左神父表示彌撒中心將繼續服務教友及居民,直至教區另行安排。「教會的使命就是將天主的福音傳揚出去。」他指彌撒中心及露德聖母堂的教友,會繼續在福傳的事工上交流與合作,讓居民見到天主的大愛。


  • 編輯 Catherine Wong / 採訪 Elaine Ng / 設計 Andy Won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