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執行天主愛的法律 馮賜豪神父

期數
4219期
刊登日期
2024.12.27
主曆
2024年12月29日 聖家節

本頁圖片/檔案 - 08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

馮賜豪神父修道前是一名警察、是執法者;修道後,他執行天主的法律,這法例就是愛的法律,讓人得到救贖。

馮賜豪出身於公教家庭,嬰兒時領洗,小時候就跟隨母親上聖堂;然而到了青少年時代便再也沒有前往。直到1718歲時,當時參加了林柏棟神父(已故)開辦的聖經分享祈禱班,馮氏形容自己是「浪子回頭」。他表示,當時「貪得意」投考香港警察。他從學堂畢業後,駐守黃大仙警署,曾任軍裝巡邏、機動部隊及東九龍衝鋒隊。他因為懂得英文,被安排往報案室工作。某天,他遇上林柏棟神父:原來林神父到來關心被捕的小販。這次相遇給馮賜豪帶來極大的衝擊, 他直言自己是一名執法者,但神父卻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他掙扎應如何取得平衡。本頁圖片/檔案 - 08

幾經思索,馮氏毅然辭去警察工作,踏上修道之路。幸好家人支持他的決定,七兄弟姊妹分擔經濟壓力,母親更是熱心教友。馮賜豪進入聖神修院後,最擔心神哲學課,因為他只是中學畢業。當年是聖神修院神師的姚崇傑神父對馮賜豪印象深刻:「他曾做過紀律部隊,所以生活很有紀律;他讀書和做事,很專心。雖然資歷一般, 但他很勤力,很有恆心和毅力,(對一切事)總不放棄。」

致力推廣聖經牧民

馮賜豪於1991年晉鐸,三十多年來服務過多個堂區,現時是將軍澳聖安德肋堂的助理主任司鐸。馮神父曾擔任天主教香港聖經協會神師逾十年, 主要在聖經牧民上, 教導人們如何在生活中,活出聖經的信息。他亦曾遠赴海外,參與國際會議,一起推廣聖言、祈禱和信仰的活動,他覺得極具意義。本頁圖片/檔案 - 08

驀然回首,馮神父表示,任警察的三年經歷有助於牧民工作,因為警務工作中遇到的情況, 例如人事糾紛,跟當上神父時類似。他在生活中養成了紀律,晉鐸後,會安排時間祈禱和靈修。他把這份靈性滋養帶到牧民工作上,與他人分享,提醒教友:「返教會不是工作,而是透過服務更上一層樓,返教會是信靠天主。」

當年馮神父知道廖雅倫的父親,反對兒子回應修道聖召,馮氏二話不說登門拜訪。當時廖爸爸很生氣。馮神父與堂區數名教友親自送廖雅倫進入修院,後來,廖爸爸看到性格非常內歛的兒子有很大的改變,最後接受他修道的決定。「馮神父真的很有勇氣和很大膽,看到他對聖召的支持,給我莫大的安慰。」廖神父道。本頁圖片/檔案 - 08

鼓勵青年回應聖召

2005年,馮賜豪神父參加了在德國舉行的普世青年節,他有感自己服務的聖歐爾發堂是由德國埃森教區捐錢興建,兩者份屬姊妹教區,於是與廖雅倫、張樂天及其他同行青年,一起到聖歐爾發的墓前祈求修道聖召。其後,張樂天進入聖神修院接受培育,成為了教區神父。

馮神父表示,現今社會有很多選擇,他願意選擇修道,祝福他人,讓別人成為一個良好的人。他鼓勵青年積極回應天主的召叫。他表示會一直擔任天主的工具,直到健康應付不了,屆時他的歷史任務便完成了。

• 教區視聽中心供稿

• 訪問片段,請掃描QR code或瀏覽公教頻道「修道前後」

本頁圖片/檔案 - 08_QR

本頁圖片/檔案 - 08_1200


  • 01 晉鐸禮上,馮賜豪神父的父母給兒子穿上祭衣。
  • 02 2005年普世青年節,馮賜豪神父(右二)、廖雅倫(右四)及張樂天(右六)。
  • 03 修道前任職香港警察
  • 04 修生時代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