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食物的尊嚴〔作者︰周守仁樞機 〕

期數
4220期
刊登日期
2025.01.03
作者
周守仁樞機
主曆
2025年01月05日 聖誕節後第二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我們會談論人權、動物權利、兒童權利、消費者權利、病人權利等等。那麼我們的食物呢?食物有權利嗎?

為我們基督徒來說,權利建基於一個根本事實:所有的生命都來自上主、生命之源,出於上主愛的恩惠。尤其是人類, 是按照上主的肖像而創造的,上主賦予人類和其他生命體源自祂愛的尊嚴。或許有人說,人類應該擁有特殊的尊嚴,因為我們是以上主的肖像受造的。然而,我們要記住,權利連帶著責任。我們領受了上主的使命,就要照顧好祂所創造的一切。

因此,種種權利應建基於尊嚴這份禮物之上,不可與它相違背。如果我們只關注自己的個人權利,那麼不但會損害別人的權利,還會損害他們的基本尊嚴,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尊嚴。這些令人遺憾的結果,實在違反了天主以愛來創造的初衷。

過去數星期,我應邀出席了兩場大型宴會,看到的情況確實令人惋惜。來賓用過第一道或第二道菜之後,便開始離座與別人交流聯誼。他們再不吃餘下的東西,或隨意吃一道半道菜。後果是甚麼?侍應上菜後不久,便取回未動過的菜餚,再送上另一道菜,很多食物遭浪費了。我真想知道侍應目睹這一幕有何感想。為我來說,我會感到震驚,感到與其他食客格格不入。

我明白賓客在宴會上都熱衷於社交聯誼,又或是關注宴會的食物是否健康。我也理解為重要里程或取得重大成就而舉辦盛宴的文化期望。但可惜的是,當這些生命體成為了食物,最後卻不為這些離座的食客享用,是白白犧牲了。當奉上的食物原封不動地被丟棄時,食物的尊嚴得不到尊重,甚至是被忽視了。

當然,我不是指在烹飪過程中損壞了、或是壞了不再適合人們享用的食物。食用以上兩類食物都會令消費者不舒服。然而,這些不合適的食物應該只佔整體浪費的一小部分。

我這麼說不是因為我素食,而是出於尊重生命和照顧共同家園的責任。不負責任地消費,特別是食物,最終會傷害我們自己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在慶祝新一年的時候,我們要反思教宗為2025年世界和平日選訂的主題——「寬免我們的罪債:將祢的平安賜予我們。」這主題與2025年禧年的精神一致——「希望的朝聖者」,是透過修和與團結人們來聚焦於希望。

當我們無視其他生命的尊嚴時,便會對全球社會造成傷害和破壞,而它的可持續性亦已變得脆弱。輕視非人類生命和供養人類的食物的想法是有毒性的。它會削弱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對弱小者公義的愛,繼而進一步損害「富人」與「窮人」之間、人與其他受造物之間,這些本已處於困境的關係。

新年剛開始我便分享這些想法,不是要去破壞大家的慶祝活動,而是要讓這些活動多尊重和欣賞那些只有微弱聲音的群體,其中必須包括大自然環境,我們亦只是大自然其中的一建構部份。現在,我們要怎麼樣舉辦美好的慶祝聚會,容讓社交聯誼的同時又不浪費食物呢?我們確切需要創意和文化上的轉變!

祝大家和我們的共同家園有一個更健康、充滿希望和滿有收穫的2025年!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樞機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