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打個招呼講聲 Hi
一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比賽,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體育盛事之一,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名跑手參與,包括專業運動員、業餘跑手以及不同背景的參賽者。在2025年2月份即將舉行的賽事中,除了本地跑手外,亦有28位外籍家務傭工(以下簡稱「外傭」)組隊參與。
除了專業跑手穿著標準的運動裝備外,過往不少參加者會選擇以特別的裝扮參賽,為賽事增添趣味和亮點,或者透過參賽而將關注的議題(如環保、動物權益)帶到賽事,以引起公眾關注。28名外傭的參與,亦是希望大眾更多關注到外傭權益。此外,其中一個參與者在社交媒體表示,作為家庭傭工,當感到挫敗、疲憊和孤單時,跑步可以讓她疏理自己。透過參與一項不少港人參與的社會盛事,也是向社會展示積極的生活態度。
自1970 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推行輸入外傭的政策。至今,外傭已成為本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香港有三十多萬外籍家務傭工,他們離鄉背井,為十多萬本地家庭提供服務,負責料理家務及照顧家中長幼,對香港家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根據幾年前的調查,照顧幼兒是許多外傭的首要職責。在育有兒童且有就業女性的核心家庭中,有44%的家庭聘用外傭。外傭不僅能減輕家庭負擔,讓已婚女性得以投身勞動市場,參與生產工作,從而提升家庭生活質素,同時亦為本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支持。
為香港家庭作出重大貢獻的同時,外傭卻面臨諸多挑戰。離開家人去到外地工作,不少外傭受情緒問題困擾,特別在節日或家人患病的時間,他們常感到孤獨和無助;繁重的工作量和長時間勞動亦讓他們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由於香港居住空間狹窄,不少外傭甚至需在客廳睡覺, 缺乏私人空間,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與僱主同住的安排,更令外傭處境更難堪。他們可能要啞忍不公平對待,如拖欠工資、性騷擾、休息時間被剝削、語言暴力甚至身體虐待,但因法律知識不足或害怕失去工作而往往選擇啞忍。此外,社會與媒體的歧視與偏見,使他們亦難以融入本地主流社會。大部分外傭要將工資需寄回家鄉,中介費和債務亦進一步加重他們的經濟負擔。雖然每週有一天休息日,但社區休息空間有限,迫使他們在公園、商場、快餐店、行人專用區或天橋上聚集。有人將這視作香港的特色景點,但背後的悲涼與無奈,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
今年的馬拉松比賽中,外傭團隊透過參賽作為融入香港社會的方式之一,我們一方面可以捐款,以支持跑手,協助相關機構(外勞事工中心)延續對外傭的支援;各位參加者如在比賽期間遇見她們,亦可以微笑打個招呼,講聲Hi,打氣和彼此鼓勵。
在堂區生活中,我們可在聖誕、新年、復活節等節日中,或於堂區旅行與文化交流活動中, 邀請外傭教友參與和籌備,讓他們感受到接納與尊重。同時,作為僱主的教友,應以公平與尊重相待,支持他們的權利與尊嚴,這不僅是責任, 更是基督愛德的見證。
讓我們一起以愛德行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為每一個人的福祉與尊嚴奔跑,期望可在2025年,帶來更多愛、希望與改變。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