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讀書】村上小說的宗教經驗〔作者︰楊孝明〕

期數
4221期
刊登日期
2025.01.10
作者
楊孝明
主曆
2025年01月12日 主受洗節

本頁圖片/檔案 - 12C_300共用圖片/檔案 - 冷讀書(FB&Whatsapp)等了七年,村上春樹迷終於等到他的新書《城與不確定的牆》。熟識村上的讀者,都應知道他的小說總有魔幻化,即超現實的一面。這本新作也不例外,17歲的主角,與16歲的女友相戀,但女友卻說,現在的她,並不是真身,只不過是真身的影子,而真身是活在另一個城的牆內!最後女友突然消失,主角的生活變成虛無,這種虛無,就是我們現代人生活的寫照!主角終於在四十多歲下定決心進入牆內,尋找夢中人!而進入牆的人,是要將影子切割,將影子捨棄,在這裡就引伸到,沒有影子,究竟是不是整全的人?

這也有點像我們現代社會的人,一生虛無,卻不斷在追尋,以為追尋的東西終會填補內心的洞。追尋,也是村上所有小說中的另一重點,可以說是在魔幻中追尋!若有讀過哲學的朋友,很難不聯想到柏拉圖的洞穴神話,而且我也聯想到電影Matrix,港譯《廿二世紀殺人網絡》,電影中也不斷提到,誰是真實的自己,誰是活在電腦的電子符碼中?這一點,隱修士牟敦也有精彩的演繹,就是真我與假我。

在村上追尋的主題中,十分重視追尋中的經驗。因為有很多的類似經驗有超越的幅度, 若用美國心理學大師William James的《宗教經驗之種種》去衡量,村上角色的超越經驗就是宗教經驗。村上在另一本著作《發條鳥年代紀》中,描寫間宮中尉不幸地困在一枯井中的經驗:「我在不知不覺之中恍恍惚惚地睡著了。由於甚麼動靜忽然醒過來時,光已經在那裡……我在那光之中眼淚潸潸流下……我感覺到如果能夠在這了不起的光的至福之中死去的話也好。不,我甚至感覺想要死去。在那裡有的是,一種現在有某種東西在這裡變成一體的感覺。一種壓倒性的一體感。對,人生的真正意義就存在於這只持續幾十秒的光之中,我想自己應該在這裡就這樣死去啊。」

村上以魔幻手法去演繹這荒謬的世界,其實是對現代世界純理性的一種抗議,是一種再著魅。我們知道,這魅幻的描述,全是內在世界的,我們不會以為真的有人能將影子切割。相反,聖經的新舊約,是在一個魅幻的年代寫成,今天的釋經的人,應該要將魅幻的描述還原為真實的歷史。可惜,有不少導師仍用魅幻的角度去解釋舊約及耶穌!

在這裡,我預先回答一些嚴守教規的教友或執事的質詢:為何在《公教報》不是介紹信仰天主教的書籍?我奉勸大家,要將眼光放遠一點,放大一點。若你心中有天主,其實在任何書本中,你也可以找到天主的倩影,若你心中沒有天主,即使看聖經,你也沒有和天主聯繫上。可惜的是,今天的教友,不單單不看其他小說或其他書籍,其實是連天主教信仰書籍都不看,我們在這裡爭論,只能說是無謂!

城與不確定的牆 The City and Its Uncertain Walls

出版 時報 / 作者 村上春樹 / 譯者 賴明珠 /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 定價 $227 / ISBN 978-626-396-912-4


  • 本專欄與「靈火讀書」專欄輪流刊登
  • 楊孝明,塔冷通心靈書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