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這十年來做過的事,能令你無悔驕傲嗎?
在2015年,教宗方濟各發表了《願祢受讚頌》通諭,明確指出氣候變遷是當代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呼籲全球共同面對生態危機,並協力扶助弱勢群體。同年,193個國家及歐盟簽署了《巴黎協定》,旨在將全球平均氣温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的攝氏2度以內,並努力限制在攝氏1.5 度以內。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一旦氣温超過1.5 度的臨界點,極端天氣事件如熱浪、暴雨和旱災的頻率將顯著增加。
2025年是《願祢受讚頌》通諭及《巴黎協定》面世十周年。回望過去十年,我們為地球作了甚麼貢獻?我們的地球又變成怎樣了?
聯合國最新發布的《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 停止空談》顯示全球碳排放總量仍不斷上升。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最新發布的氣候公報,2024 年將成為全球平均氣温首次突破工業化前水平攝氏1.5 度的年份。在2024年12月30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聞公報, 2024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並引發頻繁且極端的氣候災害。
極端天氣暴露了各國對氣候變化的輕視,加劇了人民的痛苦。西班牙和巴基斯坦遭受洪災; 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受到颶風侵襲;撒哈拉沙漠、阿聯酋和阿富汗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強的異常暴雨;印度遭遇熱浪;南非則面對乾旱等災害, 導致無數人喪生或流離失所,並揭示了各國在防洪基礎設施和預警系統上的不足,現在的生活基礎建設亦不足以應付逐漸增強和更難預計的災害。
展望2025 年,這一年正值禧年。禧年有悠久的傳統,自公元1300年起,2025年是第31次禧年。此傳統出自聖經舊約每個第七日稱為聖日,每個第七年稱為聖年,是特別休息年。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們慶祝神聖的赦免和重新思考天主平等授予人類的恩惠,重建與天主、彼此及所有受造物之間的關係。今年禧年主題為「希望的朝聖者」,強調我們要懷著望德促進在氣候變化和持續戰爭威脅下的和平建設工作,要信靠天主,讓我們在黑暗的夜晚重新找到光明。
在頻繁的災害之中,我們見到仍有不少為了環境公義而加入氣候生態危機倡議的行列,為著守護天主賜予的土地而努力。在2024年,我們也見證了一些重要的里程碑。歐洲人權法院支持二千多名瑞士婦女指控政府在氣候問題上的不作為;韓國憲法法院裁決宣佈該國現有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不足,並下令修改《碳中和法案》,引起廣泛關注。自《巴黎協定》簽署以來,針對化石燃料公司的氣候訴訟幾乎增加了兩倍,其中針對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公司提告了86 宗案件。這十年來,香港的修會和堂區也陸續將環保納入工作計劃,培育教友承擔大地管家的責任;有教區機構關顧弱勢社群在極端天氣面對的生活困境。
教宗方濟各在禧年詔書中提到的:「願這聖年幫助我們重拾信心,促進每一個人的尊嚴和受造界應得的尊重。」讓我們在今年用行動回應, 為著追求環境正義的人祈禱,願更多人承擔一同守護共同家園的責任。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