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培育兒童大使 在禧年傳遞希望
(本報訊)教宗方濟各在禧年詔書中鼓勵信眾成為別人「希望的標記」,香港教區兒童牧民發展小組(發展小組)今年將以「傳遞希望」為主題,由200名來自各個堂區主日學的兒童擔任「希望大使」,將愛與希望傳遍社會每個角落。發展小組主席甘寶維副主教表示,這兩年會以「希望」作兒童牧民的大方向,「小朋友很容易產生團體感,讓這麼多人一同經驗禧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發展小組現正敲定一連串培育活動(見附表)的具體內容,頭炮是3月初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持的希望大使派遣禮,讓參加者明白自己的使命,以便在緊接的四旬期,就教區特別關注的八個範疇進行愛德服務。他們隨後會分享經驗,及參加信仰生活營和在營內由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主持的彌撒。小組亦會印製兒童版《朝聖手冊》,及製作短片簡介朝聖的意義和本港九個指定朝聖地點等。
甘副主教補充,兒童的「根」在堂區,故相關牧民工作需要堂區跟進配合,「教區在兒童心中播種, 培養他們的信仰意識,但如何令他們落地生根、鞏固信仰,便要靠堂區幫忙。」發展小組將於2 月9日向主日學導師簡介今年的培育活動,並讓不同導師趁機交流,分享和反思如何陪伴兒童走信仰的道路。
作為發展小組單位之一,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製作了「孩子也可成為『希望的朝聖者』之《禧年兒童培育資源套》」;委員會兒童信仰培育組已於去年12月就其內容舉行簡介會,並邀請了甘副主教出席。教區教理中心主任鍾桃卿表示,資源套為主日學導師、小學及幼稚園教師提供方便使用的網上資源,包括劇本、遊戲、歌曲、兒童培育資料等,讓他們更有信心和能力開展各項禧年活動,「以活潑和有趣的方法去培育兒童成為希望的朝聖者,並成為希望的傳遞者。」
發展小組另一單位、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婚委會)也會推出「2025禧年身份證」——以「我是誰?」為主題的透明膠片, 印有八句聖經句子,例如「我是天主的子女」(參若壹三1)、「在主內我是充滿希望的」( 參耶二十九11)等,並邀得夏主教拍攝簡介短片。
婚委會執行秘書賴煜清表示, 將邀請家長把禧年身份證貼在家中洗手間的玻璃鏡上,鼓勵子女每天早上梳洗時誦唸或默唸,「希望兒童謹記和確認自己在主內的身份,即使遇到挫折,也能懷著希望面對。」婚委會正構思可於主日學舉行的相關推廣活動,例如聖經句子背誦比賽、請兒童在社交媒體分享等。(黎╱吳)
- 01 在去年的教區兒童節閉幕禮上,兒童手持彩色汽球走進社區,象徵把希望帶給世界。(資料圖片)
- 02 教區教理中心製作的《禧年兒童培育資源套》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