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梵二精神 共同分辨 積極參與 共負責任

期數
4225期
刊登日期
2025.02.07
主曆
2025年02月09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與中文版影片相對應的英文版影片已置於下方連結:

1-Synodality as a goal of priestly formation

2-Second Vatican Council as a starting point of Synodality

3-Laity formation for Synodality

本頁圖片/檔案 - 01.01_500(本報訊)「共議同行不代表(實踐)民主制度,而是一起聆聽和分辨:世界主教代表大會的《最後文件》雖然每一段都是透過逾三分二的票數產生,但與會者經歷了充分交流和綜合後,才作出詳盡的修訂,性質上並非『民主投票』。」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表示,天主子民共同分辨、積極參與教會及共負責任的精神,跟梵二大公會議及教會的架構模式相輔相成。

世界主教代表大會兩屆會期於20232024 年在梵蒂岡舉行,與會的周守仁樞機與香港教友鄭小慧於123日接受本報專訪,上期刊出兩屆會議為教會帶來的重大改變,今期續談教會應如何落實共議同行的精神。

對於大會在更新教會的過程中遇上張力, 周樞機表示,「當我們檢視梵二的精神,會明白聖統制與天主子民這兩種教會的基本模式,並非互相對抗,而是互相配合。世界主教代表大會讓我們看見這兩種模式並存,且互相尊重,沒有一種模式遭比下去,這份見證帶給我們希望。」

求同存異 多元合一

「梵二的模式是求同存異,尊重多元,多元中合一,而當我們互有不同,自然會產生張力, 但這絕非壞事,如果我懂得保持張力並給予尊重。張力讓我們孕育出創意,繼而找出共通點、新看法及出路,這反映了前述模式的美麗之處。」周樞機續稱,在世人不時互相指罵、批評及打壓的現狀下,教會若然以身作則擔當先知角色,能鼓勵所有人互相欣賞,求同存異。

適逢教會慶祝2025禧年,周樞機指以「希望的朝聖者」為主題,能為共議同行的旅程注入動力,「希望讓我們保持堅忍,堅忍培養耐性,耐性幫人面對困難及接納新事物。」他指普世教會在世界主教代表大會的諮詢過程中聆聽其他基督宗派的心聲,「共議同行不應只在天主教內( 發生)。香港不同基督宗派的神長參與了教區的禧年揭幕禮,教我欣喜。」

在聖神修院教授教會學的鄭小慧表示:「雖然教會內對梵二有不同理解,但具備了一個焦點,即促進共融,深化關係。故此,現在我們要成為『共議同行的教會』,就需要從『關係』開始。」

樞機、主教、修道人及平信徒於世界主教代表大會內坦誠交談,並建立友愛的關係,令鄭小慧深感建設共融的教會時,「最重要是彼此成為一家人,建立兄弟姊妹的關係⋯⋯ 我從平信徒的角度發言及陶成自己的經驗,樞機及主教的發言則主要顧及教義,從其教區角度、宏觀的視野發言,雖有不同,但我感受到彼此之間沒有矛盾,更洋溢著和諧的氣氛。彼此的角色雖有不同,如果可以建構一份新的關係,就能更進一步貢獻自己的恩寵。」

追求信仰 展示神恩

周樞機:我們要先讓教友認識自己的神恩,繼而製造更多空間讓他們尋覓信仰,認識自己。教友一方面需要主動爭取成長機會,另一方面需要神職及修道人給予教友空間— 教會習慣牽著教友的手前行,教友則習慣被動地配合。

故此,我們需要改變文化及心態。改變並不簡單,過程中更會遇上起跌⋯⋯我們要懷著信心、希望、忍耐及堅持。改變需時,惟最終會來臨。

本頁圖片/檔案 - 01.02_1000鄭小慧:過往豐富教友生活,主要依靠聆聽彌撒講道、參與團體及勤加靈修而已,然而,世界主教代表大會鼓勵所有教友更熱心追求並認識信仰。

雖然平信徒互有不同角色,但需要一起辨別,辨別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經驗及專門知識,( 香港)教區內的教友不妨修讀一些課程,香港教區( 在培育上)具備前瞻性,提供了多元的神學課程。我們若要建設共議的教會,便需提供新平台,讓教友認識共議同行的精神,好能一起辨別。

如何培育能與教友共議同行的司鐸? 

周樞機:聖神修院的培育團新增加了女成員,這是一項突破。一直以來,修生跟從男性的模範,但實際上,修生需要懂得在成長過程中, 兼顧女性的角度及經驗。我希望培育團將來能加入夫婦成員,豐富整個團隊。

每一個人皆為合作者,修生亦然。我們刻下需要主動邀請不同的人合作,過往「我是主、你是客」,現在我們(合作者的)身份不同了。

實踐過程中留有調適空間

本頁圖片/檔案 - 01.03_613周樞機認為落實共議同行,關鍵是心態上的皈依,「共議同行教會不是只管『工作(doing)的教會』,而是『自身認知(being)的教會』⋯⋯並不能單靠工作或改變架構,因為人的心不皈依,則難以切實地改變外在的事物。」

他說:「我們在共議同行的過程之中需要容許失敗及犯錯,遇上錯誤便需要反思檢討,再繼續前行。我們的文化有時會鞭撻錯誤,然而, 我們要有更多的空間。成為希望的朝聖者就必需忍耐,希望同時建基於愛,人沒有愛,便難以相信希望。」

鄭小慧展望大會《最後文件》能為教會帶來組織上的改變,包括教區內的團體及組織,「我們聽天主子民的聲音時,需要反思自己聆聽了多少?聆聽面有多廣?」她建議教會重新檢視決策程序,讓更多人參與其中,「無論我們組織上的更新,皆要以福傳為目標。」(鄧)

第一部分專訪,見22日公教報。

世界主教代表大會資訊,見大會網站:

本頁圖片/檔案 - 01_QR

  • 01 周守仁樞機與鄭小慧回顧世界主教代表大會
  • 02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去年舉行總鐸區青年聚會(資料圖片)
  • 03 周守仁樞機去年與亞洲主教參與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亞洲大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