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病人日文告 藉著望德 在磨難中更堅強

期數
4225期
刊登日期
2025.02.07
主曆
2025年02月09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20B.01_500「當身體飽受嚴重且令人衰弱的疾病困擾,並可能負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時,我們還能如何保持堅強?在承受自身病痛之餘,看著摯親有心無力地照顧自己,我們還能怎樣顯出力量?」教宗方濟各在第33屆世界病人日文告中,透過反思病患者和照顧者經常面對的難題,指出天主一直以「相遇、恩賜和分擔」三種方式,與受苦者同行。

教宗表示, 儘管「望德不叫人蒙羞」(羅五5 ),也能「在磨難中使我們更堅強」, 但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困苦時,仍會使人感到困惑。他寫道:「這時我們會意識到自己需要天主的助佑、祂的恩寵、祂的眷顧,以及聖神所賜予的力量。」

三種方式之一:相遇

耶穌派遣72 位門徒出外傳教, 要他們對病人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路十1 - 9)教宗解釋,這正好幫助病患者在軟弱中看見與主相遇的機會,有助我們「在人生的風暴裡找到可以牢牢抓著的堅固磐石⋯⋯ 令我們變得更堅強,因為它讓我們知道, 自己並不孤單。」

三種方式之二:恩賜

教宗接著指出,苦難讓我們意識到希望來自天主,從中經驗天主的親近,是一份恩賜,「只要對『信實的天主』保持忠信,我們便能領受和培養這份恩賜。」他謂,沒有東西能將我們與天主的愛隔絕(參羅八38 - 39),這份巨大的信德有助我們在人生的考驗和障礙中看清路向(參先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通諭)。

三種方式之三:分擔本頁圖片/檔案 - 20B.02_500

教宗寫道,我們時常會在受苦的地方, 因著分擔別人的苦痛而看見天主的臨在,例如在病榻旁邊學會望德,藉著與受苦者同行學會信德,在關顧有需要人士時發現愛德。他強調,病患者、醫護、照顧者、家人和朋友均需要學習欣賞這些充滿恩寵的相遇,因為它們能在逆境中給予我們力量。

教會把每年的211日(露德聖母瞻禮) 定為世界病人日,並每隔三年在一處聖母朝聖地舉行隆重慶祝。適逢今年禧年,教宗決定把隆重慶祝活動順延至2026年,於秘魯查皮聖母朝聖地舉行。今年的世界病人日會按慣例在教區層面慶祝;而禧年病患和醫療衞生日,以及禧年殘疾人士日,則分別於45 6日及42829日舉行。

文:梵蒂岡新聞網;圖:OSV新聞網


  • 01 美國堂區舉行醫治彌撒
  • 02 印度仁愛會修女服務病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