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甘作眾人之僕 黃施博執事

教會於2月21至23日慶祝「禧年執事日」,終身執事(下稱終執)共同為這份愛德的聖召喝采。黃施博執事擔任非常務送聖體員逾40年, 是目前香港擔任此職務最資深者之一;曾擔任國際培聖會總會長,更因著熱心服務教會而獲冊封為「馬爾他騎士」。他於2022年領受執事聖秩後,卸下公職專心在堂區服務弱小,而在基層家庭的孩童面前,他是一名喜樂又可親的大叔。
普世教會的終身執事身懷不同的專業,有的更是自身業界的翹楚,黃執事忘卻自己的一切成就,矢志「成為眾人的僕人,學習耶穌謙卑待人」,另一方面善用自己的脊醫及中醫專業知識幫助病弱者。
個性活潑好動的黃執事昔日參與童軍,為他帶來一個快樂的童年,他於2023年奉派到自己於嬰孩時領洗的北角聖猶達堂,不久便與香港明愛合作,集合馬爾他會的外籍義工,及喇沙會屬下學校退休教師之力,懷著一份童心,為劏房戶的孩童開設託管服務,自此堂區的課室於放學時間增添了不少歡笑聲。他不時陪伴孩子吃下午茶,教他們做功課,「我希望相關的運作經驗可以惠及其他堂區,帶給劏房的小孩子希望。」
俯首甘為孺子牛
有孩子對冗長的英文生字讀音摸不著頭腦, 曾留學美國的黃執事教導對方先分辨響音,以利記誦,不消幾分鐘便成功。孩子喜歡親近黃執事,全因感受到他的喜樂,而黃執事的喜樂則是來自父母的愛護。
黃執事的父母皆為中醫師,他被雙親向窮苦者贈醫的善舉,及家中的信仰氣氛影響一生。「媽媽( 已故馬菁岐醫師)早年從澳門來港後,寶血會會祖譚加辣修女收留她在護士宿舍裡面居住,譚婆婆對我媽媽說:「你既然很清閒,有空就照顧一下住院的外省樞機吧!」令黃媽媽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正是為當代中國教會奠下根基的首名華人樞機田耕莘。黃媽媽付出關懷,田樞機則悉心教導她天主教要理。田樞機離港遠赴美國前對她說:「小丫頭你真夠運! 從來未有人能聽我講這麼多道理。」黃執事自豪地說,家中虔誠的信仰氛圍,實傳承自田樞機。
傳承自大人物的信仰
「媽媽懷著我的時候,早已替我改了聖名多默Thomas,那是田樞機的聖名。她亦默默把我交託予聖母。」黃執事感激聖母媽媽常於劫難中施援, 包括他病危及幾乎溺斃,「多年前,我的哥哥在加拿大被殺害,我痛苦萬分,會見警察前忐忑不安,那時玫瑰經及聖母支持著我。」他早年曾考慮回應司鐸聖召,而聖母於其生命旅途中一直照顧,令他卸任國際培聖會會長後,毅然透過另一個方式重拾理想。
媽媽欣見他獲收錄為終執有志者並從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畢業, 雖然無法見證他領受終執職務,惟媽媽的信德與醫學智慧,幫助他陶成醫師及終執的身份,「媽媽擅於與人溝通,容易取得病人的信任…… 她又教了我特別的急救招數:透過拍打手肘肺經及心包經喚醒暈倒的人……媽媽和我曾在聖堂內救醒一人,30年後,我和被救者在聖猶達堂相認呢!」
黃執事深信,人們只要懷著信心,當採用合適的醫治方法,病痛總有機會痊癒,而懷著信德仰賴天主,心靈總會得到安慰。他矢志成為弱小者及病人身心靈康復的中間人,「你把身體交給我,我為你處理筋骨;你把靈魂交給我,我陪伴舉心向上。這是全人的關顧。」他經歷自己及弱小者的生命奇跡後,如同其主保聖多默般被復活的主基督打動,為病人及孩子愈加謙卑自下。(鄧)
- 01 黃施博執事(前排左二)探訪清潔工人
- 02 黃施博獲冊封為馬爾他騎士時與母親合照
- 03 黃施博(中)於2022年領受執事聖職
- 04 黃施博執事早年在海外為貧弱者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