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足跡】利瑪竇中國傳教之旅(壹百零柒)

期數
4227期
刊登日期
2025.02.21
主曆
2025年02月23日 常年期第七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傳教足跡本頁圖片/檔案 - 13A_5001610年,在韶州傳教的龍華民神父致函羅馬總會長阿桂委瓦神父,告知對方: 因著利瑪竇神父離世,改由李瑪諾神父視察該州的會院,而視察員巴範濟神父委任龍神父作為利氏的繼承者。龍神父趁機向總會長講述在中國之教會情況。當時中國境內一共有16名會士,其中8名神父為歐洲籍;而中國籍的8名修士,有4人曾是南京會院的初學生,今年完成兩年期訓練並發了聖願。

當時國內有四所會院: 北京、南京、南昌和韶州,而上海亦決定增設一座會院。龍神父期望上海的會院可以盡快動工興建及委派負責人跟進各項事情。而過往韶州曾經發生教難,所以處境欠佳,其餘三間會院則在當地享負盛命,深受居民尊重,有不少人更皈依天主教。當時廣州有官吏想逮捕教士。

至於韶州的會院每天出現不同的麻煩事, 當地有人視傳教士為間諜,希望驅逐他們,由於韶州為進入內陸的必經之地,耶穌會需要詳細考慮,才決定會否放棄。最終修會於兩年後忍痛離開韶州。餘下的會院,人手重新安排: 熊三拔神父擔任北京會院的院長,王豐肅神父擔任南京會院的院長,羅若望神父主管南昌, 而郭居靜則負責上海的事務,費奇觀神父負責韶州,龍神父遵照利神父生前的指示,前往北京去。

龍神父懇請羅馬總會長派遣神父前往中國,因為該四座會院相距頗遠,神父們彼此探望並不容易。龍神父這項懇求,目的是讓每間聖堂至少有三名神父服務群眾。至於生活費, 因著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停止發放補助金,當時耶穌會以借貸度日,而天主也屢次幫助他們化險為夷。

利瑪竇神父的離世讓在中國之耶穌會士感到哀傷難過,讚賞利氏在中國之傳教工作成就。當時有幾位會士在中國傳教,學習中文, 各人在天主的引領下,完成不平凡的傳教工作,使更多的中國人皈依。

•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下)利瑪竇全集4》,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1986。


  • 圖:山東濟南教區陳家樓聖若瑟堂(圖:creative commons 1.0)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