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在數碼世界中朝聖〔作者︰蔡惠民〕

期數
4227期
刊登日期
2025.02.21
作者
蔡惠民
主曆
2025年02月23日 常年期第七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今年12426日,梵蒂岡展開了禧年的第一個大型慶祝活動。教宗方濟各邀請全球的天主教社會傳播組織的代表,在當今數碼世界中,努力成為「希望的朝聖者」,見證耶穌基督的愛與力量。

顧名思義,朝聖者是那些因宗教原因而前往聖地的人,但朝聖者也可以指生命旅途中的人。我們都是生命旅途中的朝聖者,期待在塵世的生命結束後,永遠在天上與天主在一起。

人生旅途中會經歷很多難以估計和掌控的事情。有時,我們可能會因此故步自封,與急速發展的步伐脫節,陷入對「昔日往事」的懷念與執著。21世紀生活面朝的,就是一個數碼化的世界。在數碼媒體文化的路上,我們如何成為希望的朝聖者?當如此多的媒體,特別是社交媒體,看起來都以自我為中心、封閉且毫無希望時,我們如何培養希望的態度?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鼓勵沉浸在線上的年輕人抵制自私的趨勢,並在網絡互動中保持充滿希望和關懷?

經過三天的互動交流,一百多位與會者認為,只要有決心和努力,以下的建議能在我們每天穿越數碼領域時,給我們帶來希望。如果我們作為成年人以身作則,我們的年輕人亦會懂得如何在數碼高速公路上追隨耶穌:

將我們的信念和價值觀融入數碼領域。這需要練習,讓我們經常停下來,審視我們使用媒體的方式;問問自己,我們在網路上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助於我們增進與天主和他人的關係。時不時停下來, 反省一下我們的網絡活動,可以讓我們的精神更健康,充滿希望。

鍛鍊分辨能力。教宗方濟各經常強調分辨能力對我們的靈修生活有多重要。讓我們在生活中,尤其在我們的數碼生活中,請求聖神幫助我們理解天主對我們的期望。我所觀看、閱讀、聆聽和互動的內容是否符合天主的旨意?

成為批判性思考者。讓我們將批判性思考應用到數碼生活中,減低媒體的負面作用對我們思維方式的影響。當我們將媒體訊息與我們作為基督徒所秉持的價值觀結合時,我們就會更容易認識到甚麼是好的,值得保留的,甚麼是要丟棄的。對父母來說, 孩子學會對自己使用媒體的方式負責,尤其令人充滿希望。

希望意味著相信天主掌控一切,並與我們一起走過人生的旅程。雖然朝聖路上不時會遇上險阻,我們想知道天主在哪裡,希望卻能讓我們明白天主是多麼的愛我們。希望使人相信,即使在媒體和數碼的虛擬空間中,天主也臨在並引領我們。

如果我們的網絡生活失去平衡,我們生活的其他部分也會失去平衡,特別是我們的人際關係,包括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成為「希望的朝聖者」涵蓋了我們人生旅程的方方面面。在我們迎接這個禧年之際,讓我們接受挑戰,將希望的德行融入我們自己的數碼環境中。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樞機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