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在有理】「出櫃」的丈夫
治療師尼科洛西(Joseph Nicolosi, 1947- 2017)在他的書中《Case Stories in Reparative Therapy》有一些案例,介紹「修復治療」如何幫助已婚的男同性戀者解決他們同性吸引的問題,然後和他們的妻子和家人重新修和。
選擇同性戀的已婚男人,在男性關係中的基本需要是甚麼?
一位案主湯姆告訴他:「就是那種掌控的感覺,我需要被人喜歡。小時候我從來沒有男性朋友,我總是和姐妹們獨處,我總是被同齡的男孩欺騙。得到男人的關注讓我感到特別的興奮。當我和男人做愛時,我內心深處的某種感覺被激活了,我感受到一種電流般的感覺, 那種充滿男性氣概的力量。」但他遺憾地表示:「一旦你對一個男人的感情變得性慾化(sexualize),似乎就會失去控制,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這是一種愛他,又離開他的生活。性慾總是讓關係變得短暫而冷漠,它只會縮短友誼持續的時間。」很明顯,雖然湯姆有很多熟人,但沒有建立過親密的友誼。
事實上,大多數同性戀者真正的渴望,是要透過男性朋友滿足三種心理需要:關注、手足情、贊許(attention, affection, approval)。經過三年的修復治療,治療師幫助湯姆學習如何建立親密的、非性慾化的關係以滿足這些需要。當然,他還需要幫助他回到他的妻兒身邊。
「你認為兩個男人之間的親密關係,能像男女之間那樣深嗎?男人之間的性行為和男女之間有何不同?」
湯姆的回答觸及了真正的差異。「女性會為這段關係帶來一些互補的東西。她們擁有的品質平衡了男性獨特的品質。與男性發生性關係時,性體驗更加原始,會激發動物性的衝動;而與女性發生關係時,性體驗則更加情感化,是一種更全面的體驗。從我的經驗來看, 同性戀關係中的性愛通常無法維持,很快就會消失。」
但是湯姆遺憾地說:「我在妻子面前不能做我自己。一踏進她的家,我就甚麼也不是了。這是她的家。」
不圓滿的婚姻關係使他心裡的需求未被關心,他被困在合作的外表之下,感覺到自己失去控制,摘下順從的面具的方法就是進行同性戀婚外情;但卻發現短期的性伴侶無助他解決真正的問題,他只能選擇回到僵硬的夫妻模式。經過一段時間,這種行為模式變成為無止境的循環,直到妻子發現真相,婚姻出現危機。
治療師向湯姆指出,其實他正在逃避。當他自稱是「同性戀」時,他會感到安全,並有理由逃避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他的洞察力驚醒了夢中人。湯姆最終領悟了:「我一直把同性戀當作藉口,當作逃避。當我擺脫同性戀的標籤時,我必須面對生活,面對自己。如果我是同性戀,我就不必考慮我的妻子、我的家人。哦,我不必履行我的責任!」他決定把一切都向妻子傾訴。
在多數情況下,如果丈夫能夠誠實地向妻子解釋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妻子理解丈夫未滿足的情感需求,她將會變成他真正的伴侶。湯姆的妻子雖然經歷地獄般的折磨,但他們接受了超過一年的婚姻輔導之後,她更加深愛她的丈夫,視他為平等的伴侶,並幫助她的丈夫真的「出櫃」,離開黑暗。
讀完這個案例,身為天主教徒,我們不禁要問:「基督信仰如何能幫助我們擁有美滿的婚姻?我們如何能幫助別人看到這個真理?」
•本專欄逢一、三主日刊出
- 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