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關懷獨居長者
獨居長者是教區為禧年定下八個特別關注對象的其中之一。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本港有接近十九萬名獨居長者,佔整體長者人口的百分之十三。
由於沒有子女或其他家人陪伴在身邊,獨居長者在生活上會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許多獨居長者容易忽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在生病時也未能得到適切的照護,甚至延誤就醫,導致病情加劇。
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容易出現肌肉流失、關節退化、視力和聽力減弱、身體反應減慢,這些情況都會令長者較易失足跌倒,其後果可以很嚴重,有機會導致骨折,甚至引發內傷。在無人發現的情況下,更可能危及生命。
獨居長者缺乏親友的陪伴和關懷,如果也沒有社交網絡的支持,容易產生孤獨感。他們長期獨自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亦會造成心理壓力。若長者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有機會構成抑鬱,甚至有自殺的風險。
現時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1名認知障礙症患者。認知障礙症令長者記憶力減退,還會出現語言能力、視覺判斷能力、執行能力、計算和決策等各種的認知功能衰退,影響長者的日常生活、行為及情緒。獨居長者沒有家人照顧,較難在早期發現病徵並尋求協助。
在今個禧年,我們被召喚為那些經歷各種困難的弟兄姊妹帶來希望的具體標記。(《望德不叫人蒙羞》禧年詔書#10 )堂區作為眾家之家,可以從身心社靈四方面支援堂區和社區的獨居長者:
1. 身體健康:
堂區可邀請醫護教友或非牟利機構為長者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和健康諮詢,讓長者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早發現並預防潛在的健康問題。亦可為長者舉辦運動班和健康講座,提醒長者注意身體健康。
2. 心理支持:
教友宜多關心和問候堂區內的長者,讓他們感到自己並不孤單;並留意他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及早識別有情緒困擾的長者,支援他們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3. 社交支持:
堂區是長者重要的社交支援網絡,透過參與禮儀服務和善會,有助長者建立社交聯繫。堂區也可以為長者安排社交活動,例如興趣班和戶外活動,擴闊長者的社交圈子。此外,堂區可以組織教友定期探訪獨居長者和院舍長者,為社區中的長者送上關懷。
4. 靈性關顧:
教會應幫助長者重新發現聖洗的意義,因著洗禮,他們與基督同死,也必與祂同生,並在祂內找到今生及來生的意義。透過參與堂區團體的禮儀及聖事的祈禱,長者會不斷學習了解,無限仁慈的天主對人類的痛苦,以及他們個人所遭遇的困苦,絕不是漠不關心。( 參閱《老人的尊嚴和他們在教會和世界的使命》宗座平信徒委員會文告)
長者不應只是服務的接受者,他們也能貢獻社會和教會。在牧靈工作上,他們是不可替代的使徒,能以豐富的信仰和經驗,向其他長者及兒孫宣講福音。讓我們與長者同行,使他們看到希望的曙光。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