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男士服務的理念與實踐初探: 實體服務及網上服務的混合模式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的社會服務領域正經歷著重大的變化。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網上社會服務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明愛賽馬會思達計劃的男士社交及情緒支援服務,也積極利用這個機會,發展多樣化的網上服務主題,以滿足不同服務使用者的需求。本文將分享我們以實體活動與網上服務的混合模式創造更佳社會服務體驗的成功經驗。
首先,網上服務的最大優勢在於提供地點上的便利,這能大幅度減少因交通或服務場所而帶來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然而,網上服務不僅僅是實體服務的虛擬延伸,它還可以與實體服務互相結合,共同提升服務質素。我們的男士成長中心採取基於實體服務的混合(Hybrid)模式,將網上介入融入服務的全過程,從而改善所有參與者的體驗。
在服務的「前期」,我們運用網上工具來提高參與動機。例如,許多服務使用者最初接觸我們中心,是因為對特定活動的渴望。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我們創作了一段簡短而富有吸引力的五分鐘活動影片,該影片介紹了活動主題以及精神健康的基本概念,讓潛在參與者可以在視覺上更直觀地理解內容,增強他們的報名意願。這樣,他們即使沒有參加活動,也能從中獲得知識,增加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認識。
在服務的「中期」,我們也設計了網上的練習,幫助參加者在離開中心後繼續學習和成長。以我們的人際親密感系列為例,服務使用者在完成小組討論或講座後,需網上完成相關的作業和反思練習,這樣才可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這不僅讓工作人員掌握學員的進度,也提供學員在課外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不受制於社區中心的時間和空間,更可延伸至日常生活中。
在活動的「後期」, 我們會創作精華片段,回顧昔日的講座或活動。這些精華片段對參與者不僅是一種回顧,亦可作為新的參與者了解活動的一個資源。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不斷拓展服務的主題,迎合不同服務使用者的需求。而過往的學習成果,也能成為未來服務的基礎,幫助我們持續改進社會服務的設計與實施。
網上與實體服務的混合,讓社會服務走向新的篇章。我們相信,網上服務及實體活動各有獨特性,亦難以互相取代。雖然服務使用者及服務提供者均需要時間接受新思維,但只要於變革中保持社會服務核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真摯交流及支持,便可持續優化服務質量,在緊貼社會快速變化的同時,確保我們不會被傳統的服務形式限制, 跟上時代的步伐,為服務使用者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
• 歡迎瀏覽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的網上課程網址https://linktr.ee/mencentre了解更多。
明愛家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