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心靈朝聖之旅 陪伴青年重拾希望

期數
4232期
刊登日期
2025.03.28
主曆
2025年03月30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3A禧年logo本頁圖片/檔案 - 03A.01_500(本報訊)「在這個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刻,耶穌陪伴門徒,一直聆聽他們, 不作任何判斷,我們同樣可以先聽青年的想法⋯⋯在陪伴過程中讓他們經驗信仰的力量,從中找到希望。」蔡惠民副主教藉門徒前往厄瑪烏路上遇見耶穌的經歷(路廿四13-35),分享陪伴青年的要訣,包括以同理心傾聽,裝備他們領悟救恩,並在引領青年與主相遇後,像耶穌般「擘餅後隱沒」,讓他們繼續跟隨天主的旨意前行。

為配合禧年主題,香港教區自本月起每月舉辦「希望的朝聖者」心靈朝聖之旅,就教區訂下的八個關注組別,在本港各個朝聖地進行主題分享,並安排明供聖體、修和聖事、彌撒及晚禱等禮儀。

朝聖之旅的首趟「旅程」以青年為主題,於322日在將軍澳聖安德肋堂舉行,由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簡介其工作,並邀得不同天主教中學的學生、聖方濟各大學天主教同學會成員、聖瑪加利大堂在職青年及聖神修院修生,分享他們心目中「希望」的定義,及在親身經歷中所看到的希望;當中多人提到團體的共聚與同行,能給予他們信心和希望。

本頁圖片/檔案 - 03A.02_500朱彥宗執事則以「浪子回頭」的比喻(路十五11-32),勉勵教友「學習當一名慈父」,在堂區遇上處事未夠成熟、甚至偶有缺失的青年,應予無條件的包容和接納,成為他們「希望的標記」;在給予青年服務堂區的機會時, 也不應只把他們視作工具,令他們「得個做字」,可花點心思為青年進行信仰培育,例如在主日彌撒後與他們吃早點和交談,分享堂區生活點滴,亦能藉此啟發他們思考聖召。

旅程最後由蔡副主教作回應及主持感恩聖祭,並祝聖由教區訂購、現安置於聖安德肋堂外的「款待」(Be Welcoming)青銅雕塑。該雕塑為加拿大雕塑家史萬斯(Timothy Schmalz) 的作品,從一邊看上去是乞丐,從另一邊看卻是天使,提醒信眾善待人生旅途上所遇到的人(參希十三2)。

下一次朝聖之旅將於427日假青衣聖多默宗徒堂舉行,由聖雲先會香港中央分會介紹關顧移民及難民的工作, 並邀請相關家庭作分享,屆時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亦會出席帶領晚禱。(黎)

•  「希望的朝聖者」心靈朝聖之旅每月活動資訊,詳見教區禧年網站: 本頁圖片/檔案 - 03


  • 01 蔡惠民副主教祝聖置於聖安德肋堂外的「款待」青銅雕塑
  • 02 參加者於活動前一起誦唸玫瑰經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