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 ·活】從教宗選戰看基督徒靈修

期數
4233期
刊登日期
2025.04.03
作者
Lucina Lo
主曆
2025年04月06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神學生活一直喜歡觀賞有關信仰的電影,了解其他人如何看信仰。期待看「教宗選戰」(Conclave),戲中印象最深,是當來自阿富汗的樞機參加教宗選舉,團長介紹他時,其他樞機都O嘴,更沒有人拍掌歡迎他,因他來自一個不起眼的小教區;這不禁讓我反省,作為基督徒,是否都不自覺會「看不起」人?回想耶穌出來講道,便被人看不起,聖經記載,「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他的母親不是瑪利亞⋯⋯?」(瑪十三55)值得我們反省,聖經和社會訓導教導我們與弱小者同行時,我們又如何看待身邊的弱小者?

之後,團長邀請他帶領飯前祈禱,當其他樞機以為祈禱完結而坐下,這位經歷戰爭的樞機, 繼續為在困苦中、處於戰爭、饑餓等的邊緣人祈禱,這讓我反省平時自己如何祈禱,每次感謝和祈求後,有否想起在困苦中的兄弟姊妹?我們祈禱時,是否如戲中的樞機一樣例行公事呢?

之後一幕當黑人樞機在前一輪投票獲很高票數並有很大機會當選,卻被揭發幾十年前犯下錯誤。當團長告訴他沒機會當選時,他內心掙扎, 最後省察到這刻最重要是坦誠面對天主和自己的罪過,繼而真心悔改,這非洲樞機最後更謙卑地邀請揭他秘密的團長與他一起祈禱,他們坐在床邊祈禱的一幕,十分感人。天主總是派遣一些人,讓我們看到自己,過程可能充滿痛苦,但卻讓我們勇敢面對自己,繼續前行。

電影中,團長的講道亦發人深省,他說要謙卑地在確定與懷疑之間取平衡,我們很多時都覺得自己最正確,卻忘記「你啱並不代表別人一定錯」;在追求確定性的同時,也要有開放的心, 聆聽和接納別人不同的想法,繼而辨別。

另一名早前批判團長的樞機Bellini亦知道自己犯了批判別人的錯誤,其後勇於向團長認錯: 「對不起!我應該審視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你的良心。」這也是很好的反省,教宗方濟各也叫我們要「走出去」,到社會邊緣,我們必須不斷地自我皈依和淨化,因為革新只有在「更新了」的人身上進行,才會有效。這亦是筆者在醫院牧民委員會提供的臨床牧靈的培訓課程中,得著最多和最深刻的反省。

筆者喜歡電影中的阿富汗樞機在其他樞機爭辯中,突然衝出來的發人深省講話,他表示,各樞機只為自己,但教會要繼續前行,要想想教會的將來,不是只看自己和只看過去,因為教會需要隨時代轉變。仿如當頭棒喝。

阿富汗樞機當選教宗,團長的助手得知新任教宗是雙性人後,很徬徨地找團長,並以為一切已太遲,團長對他說:你有甚麼憂慮,直接告訴我⋯⋯這一幕看到團長的同理心,鼓勵他說出心中憂慮,而團長亦立刻行動,向當事人問清楚, 聆聽他的心情和想法,聆聽後繼而進行辨別。他的同理心、行動力和處事方法,充滿睿智。

我也很喜歡最後的結局,講及候任教宗40歲才知道自己是雙性人,本想接受手術,最後懸崖勒馬,因為他認為是「天主的創造」,最後順應自然律,接受天主創造的自己,這也讓我們基督徒反省:當天主創造一些與我們天生不一樣的人時,我們是否擁有一顆開放的心,去接納別人的不一樣,並以公正的眼光,對待這些人呢?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