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施虐者」的痛

期數
4234期
刊登日期
2025.04.11
主曆
2025年04月13日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明愛本頁圖片/檔案 - 14a_500「近這兩年,我輕了20 磅,60 歲的身體好像65歲一樣⋯⋯」這是一位照顧身體殘疾太太的先生的分享。數年前,太太因一次意外在街上跌倒。先生希望為太太提供最好的照顧, 但能力有限,故不斷尋找區內外所有能夠提供服務的機構,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明愛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太太除了行動不便,亦患腎病及精神疾病。隨著年紀增長,太太的身體漸漸變弱,經常進出醫院。在一次入院時,太太幾乎處於昏迷狀態,並要求主診醫生不需要進行急救。當時先生已抱著和太太告別的準備。他充滿不捨,但亦想尊重太太的意願。先生分享當時的兩難:一方面希望太太能夠存活;另一方面如果太太離開,自己就能夠逃離長時間的照顧壓力。

經過急救治療,太太活下來但虛弱,被送往安老院接受照顧。在院內,太太抵受不住頭瘡的痕癢,經常抓到流血。先生雖屢次勸諭太太不要再抓癢而弄傷自己,但情況依舊。在一次探訪中,先生愛妻心切,不忍太太抓傷出血,故捉住太太雙手,停止她的行動。太太誤會先生想傷害自己而大叫「救命」。先生即時捂住太太的嘴巴,但仍引來別人的圍觀。先生因此承受不了壓力,更用枕頭捂住太太。他打算了結一直以來的壓力—「太太」,然後再終結自己的生命。最後因知道傷害太太和自己無補於事,所以即時停止了以上的行為。

事件發生後,先生經歷多次專業個案會議,持續接受輔導服務。他深深明白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太太。在他人眼中,先生好像是一名「施虐者」,但在輔導的過程中對先生的理解和聆聽,他絕對是一位疼愛太太、不希望她受傷的人。慢慢地,先生願意分享更多自己面對的種種困難。這數十年間,他為了照顧太太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興趣、生活,傾注時間和心血照顧太太。長時間得不到支援,甚至擔憂自己長期病患會突然發作,沒有人能夠妥善照顧太太。除此以外,太太亦偶爾對先生的照顧感到不滿意,要求他有更高度的照顧,甚至出手傷害他。試問一位照顧者面對上述的壓力和處境,到底他只是「施虐者」還是「受傷的人」呢?

大家口中的「施虐者」應該是做了傷害他人行為的人。但我們曾否理解他們背後的困苦和處境?或許他們都隱藏著一顆受傷的心等候著被治癒。隨著人口老化,照顧者人數日益增加,他們的生活及壓力值得我們關注。在家庭服務的角度,雖然不認同施虐的行為,但不應該只看行為的對錯,而是進一步了解他們背後的痛、苦況及需要,向他們伸出援手。除了輔導服務,社區中的關愛及支援亦十分重要。正在閱讀文章的你,隨時能夠為他們提供治癒心靈的良藥。配合社區的關懷及理解,我們才能治癒「施虐者」和「受虐者」兩顆受傷的心,讓他們有能力繼續面對生活的困境。

• 明愛家庭服務轄下有八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詳情掃描QR code 本頁圖片/檔案 - 14_QR

  • 圖:夫婦倆一同參與中心舉辦的中秋晚會

明愛家庭服務

廣告